臺東街

(重定向自台東街

台東街台灣日治時期1920年至1945年間存在之行政區,曾轄屬台東廳台東支廳和台東郡。臺東街在1920年成立時的範圍包含今台東縣台東市中北部、及卑南鄉卑南溪以東的地區;在1944年合併卑南庄後,其範圍包含今台東市全域、卑南鄉東半部與太麻里鄉美和村。

台東街
たいとうがい
台東郡的街
1920年-1945年

台東街管內略圖
人口 
• 1942年
15586
歷史 
• 成立
1920年
• 废除
1945年
行政分區7大字(1920年後)
13大字(1944年後)
前身
继承
卑南街
台東鎮
今属于臺東市

行政區劃

1912年卑南街地圖,可見北町、新町、寶町、榮町、南町
俯瞰臺東街

臺東街地區在清治時期日治初期隸屬南鄉廣鄉,臺東廳在1897年6月成立後,此處隸屬「卑南辨務署」。1898年7月31日,臺東廳公告劃設為25區,而臺東街地區大部分位在「第一區」[1]。1900年5月3日,卑南辨務署改為「卑南出張所」[2]。1901年11月11日,卑南出張所改為「臺東廳直轄」[3]。1905年7月17日,臺東廳改劃設為以地名稱呼的20區,而臺東街地區包含了卑南區(原第一區)、加路蘭區(原第五區)[4]。1908年10月20日,加路蘭區被併入卑南區[5],而作為主要市街的卑南街、馬蘭街、新街在此時合併為「卑南街」[5][6]。1911年8月3日,日本人移民村編為一般行政的單位,旭村、富原村、美和村等村被編入卑南區[7]。1914年5月23日,臺東廳實施街庄整併[8]。1919年1月15日,卑南區更名為「臺東區」,卑南街改稱「臺東街」,猴仔山社改隸廣鄉[9],而臺東街正式劃分為北町、新町、寶町、榮町、南町[10]。此時的臺東街共轄以下街、村、社:

  • 南鄉:臺東街、馬蘭社、旭村、利基利吉社
  • 廣鄉:猴仔山社、富原村、加路蘭社[11]

1920年10月1日,原堡里鄉澚之行政區廢除,街庄社改為大字,「臺東街」於是成立,隸屬於臺東廳臺東支廳,原臺東區的其他地區則改為「卑南區」,台東街轄域內分為臺東馬蘭旭村利基利吉猴子山富原村加路蘭等7個大字[11]。1937年10月1日,臺東廳施行街庄制,改支廳為郡、改區為街庄。臺東街改隸屬臺東郡,而台東街轄域內分為台東馬蘭上原石山富原加路蘭等7個大字,分區與前一時期相同,只有名稱變動;其中,台東和旭下有小字。

  • 台東:北町、新町、寶町、榮町、南町
  • 旭:豐里、旭橋、橘[12]

1944年12月1日,卑南庄廢庄併入台東街[13]。二戰後,臺東街改為「臺東鎮」,原卑南庄則獨立為「卑南鄉」,並包含了原屬臺東街的上原、富原和部分加路蘭,而後又把美和劃屬太麻里鄉。1974年10月10日,卑南鄉的富岡、岩灣、南王、新園、建興、南榮、卑南、知本、豐田、建和村(大致是原卑南庄的卑南、知本)劃入臺東鎮,以為了達到縣轄市改制的人口標準,而臺東鎮則在1976年元旦改制為「臺東市」。

臺東街行政區劃變遷
1898年[1]1908年[5]1920年[11]1937年[12]1944年1976
街庄社街庄社街庄區大字街庄大字街庄鄉鎮市
--臺東街富原村臺東街富原臺東街卑南鄉
--旭村臺東市
第1區新街、馬蘭坳街、寶桑庄卑南區卑南街臺東臺東
馬蘭坳社馬蘭社馬蘭馬蘭
猴仔山社猴仔山社猴子山石山
利基利吉社利基利吉社利基利吉上原卑南鄉
第5區加路蘭社加路蘭社加路蘭加路蘭臺東市、卑南鄉
第1區卑南社卑南社卑南區卑南卑南庄卑南臺東市
知本社、射馬干社知本社、阿朥班那社、射馬干社知本知本
阿里擺社、太巴六九社(新、舊)、迪化社、遵化社阿里擺社、太巴六九社、呂家社呂家利家卑南鄉
檳榔樹格社檳榔樹格社檳榔樹格日奈敷
北絲鬮社、斑鳩社、理學社北絲鬮社、斑鳩社北絲鬮初鹿
--美和村美和太麻里鄉

人口

以下為台東街歷年人口統計:

年份(年末)本島人蕃人內地人朝鮮人外國人合計(人)
昭和03年(1928年)2,9774,3891,750104349,560
昭和04年(1929年)3,1804,3941,9722047910,045
昭和05年(1930年)3,4384,5692,0281849510,548
昭和06年(1931年)3,5964,6982,2052351111,033
昭和07年(1932年)4,1534,9812,3281849211,972
昭和08年(1933年)
昭和09年(1934年)9,7792,54958412,912
昭和10年(1935年)5,7285,1062,5223065213,948
昭和11年(1936年)12,0352,71183015,576
昭和12年(1937年)13,5622,99960717,168
昭和13年(1938年)14,5273,52750518,559
昭和14年(1939年)15,7413,75450219,998
昭和15年(1940年)17,1633,84151121,515
昭和16年(1941年)18,9883,82869123,507
昭和17年(1942年)20,6144,32174125,586

官署設施

移民村

交通

道路

  • 新港道路
  • 台東、花蓮港道
  • 台東、屏東橫斷道路[15]

鐵路

航運

機場

教育

初等教育

小學校

  • 宜蘭小學校臺東分班→台東尋常高等小學校→台東國民學校(原址為前台東市清潔隊)
  • 旭尋常小學校→旭國民學校(今 豐里國小,原址在豐里國小旭村分班)
  • 敷島尋常小學校→敷島國民學校(原址在今 台東專科學校
 註:臺東農校 今 台東專科學校 1946年成立 於 敷島尋常小學 校址,臺東農校另撥校園一角,成立康樂國民學校(今 康樂國小)。

公學校

  • 台東國語傳習所→台東公學校→台東寶國民學校(今 臺東大學附小
  • 台東國語傳習所馬蘭社分教場→馬蘭公學校→馬蘭蕃人公學校→馬蘭公學校→馬蘭國民學校(今 新生國小)
  • 台東國語傳習所加路蘭分教場→加路蘭公學校→加路蘭國民學校(今 富岡國小 )
  • 台東國民學校橘分教場(成立時借用旭尋常小學校部分教室,原址在豐里國小旭村分班)
  • 台東國語傳習所卑南社分教場→卑南公學校→卑南蕃人公學校→卑南公學校→卑南國民學校(今 南王國小)
  • 私立知本學堂→台東國語傳習所知本分教場→知本公學校→知本國民學校(今 知本國小)
  • 呂家公學校→呂家蕃人公學校→利家公學校→利家國民學校(今 利嘉國小)
  • 北絲鬮蕃人公學校→北絲鬮公學校→初鹿公學校→初鹿國民學校(今 初鹿國小)

中等教育

  • 實業補習學校
    • 廳立農業補習學校→廳立農林國民學校→廳立農業專修學校(今 台東專科學校,原址在地方法院附近)

其他

  • 幼稚園
    • 台東幼稚園
    • 台東第二幼稚園
  • 青年學校
    • 街立台東青年學校
    • 街立寶青年學校

宗教設施

  • 台東天后宮(1929年於遷至現址)
  • 海山寺(1901年於遷至現址)
  • 台東神社(第一代位於寶町,第二代位於鯉魚山)
    鯉魚山上的臺東神社
  • 台東稻荷神社
  • 金光教台東小教會所
  • 淨土宗台東布教所
  • 真宗本願寺布教所
  • 北部臺灣基督長老教會台東說教所

工商機構

  • 台灣銀行台東支店
  • 台東信用組合
  • 東台灣無盡株式會社
  • 台灣拓殖株式會社台東出張所
  • 台東製糖株式會社—台東製糖所
  • 株式會社櫻組
  • 台灣合同電器株式會社台東營業所
  • 台東興發株式會社
  • 台東自動車運輸株式會社

娛樂休閒

  • 台東劇場
  • 錦座
  • 台東圖書館
  • 水泳場(今 湧泉運動公園)
  • 知本溫泉

其他設施

  • 台東燈台(原址在台東海濱公園一帶)
  • 台東公會堂
  • 台東武德殿(原址為台東生活美學館)
    武德殿東武館
  • 台東廳鄉土館
  • 岩灣浮浪人收容所→台東開導所(今 岩灣技能訓練所
  • 卑南水道
  • 台東水道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