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道175號

台南市道

市道175號(關子嶺-楠西)是位於臺灣臺南市的一條市道級公路。北起臺南市白河區關子嶺,南至臺南市楠西區楠西市區,全長共計31.130公里[1]。該公路在東山區的部分,因為週邊有許多咖啡簡餐店,故有「東山咖啡大道」、「東山咖啡公路」之別稱[2]:64

中華民國市道175號
東山咖啡公路
於關子嶺俯瞰市道175號
道路信息
管理方臺南市政府
道路總長31.130公里[1](19.343英里)
  • 起點
  • 終點
起點臺南市白河區關子嶺
終點臺南市楠西區楠西市區
公路系統
中華民國市道

概況

市道175號以臺南市白河區關子嶺之市道172號為起點,自起點開始朝南行進,通過長102.2公尺之紅葉隧道後進入關子嶺溫泉區。公路在通過溫泉區後路線轉往西行,並於坪頂與市道172乙線終點交會後左轉,再續朝南行進,途經南寮、東山區北寮、檳榔宅與岩坑等地後於橫路與市道174號終點交會。公路在行進約5公里後,於東山區-楠西區區界、長約250公尺之楠西隧道前方轉往東向,之後於照興之嘉南專2線(曾庫公路)終點處轉往南向,再越過曾文溪於楠西市區與台3線相接,即為此公路之終點[3]

截至2020年底,市道175號總長31.130公里,路基總面積373,560平方公尺,其路面均以瀝青鋪設。全線共設置7座橋梁以及2座隧道(紅葉隧道、楠西隧道),另設置262面標誌、8組交通號誌,以及276桿照明裝置[1]

歷史沿革

臺灣公路編號制度之形成可追溯至1960年所施行之《公路法》,以及1963年所制訂之《臺灣省各級公路及橋涵編號辦法》。在《公路法》中規定公路分為國道省道縣道鄉道[4];而在《臺灣省各級公路及橋涵編號辦法》中規定南北向為單號、東西向為雙號,且重要縣鄉道公路編號自「101」起不冠代字[5]

1961年,臺灣省公路局(今交通部公路總局)進行首次公路普查,將十二佃至太爺路段納編為縣道175號,路線名稱為「十二佃-太爺」,北起臺南市安南區十二佃之縣道178號,南至高雄縣湖內鄉太爺之台1線,全長共計23.240公里[6][7]。1977年10月6日公告將十二佃至湖內市區路段納編為台17線[8],而湖內市區至太爺路段則降編為鄉道高2線,至此縣道175號全線廢止。1986年臺灣省政府公告將關仔嶺至橫路路段納編為「鄉道175號」,途經坪頂、南寮與北寮,全長共計22.290公里[9]。2001年中華民國交通部公告將鄉道175號升編為縣道175號[10]

2013年中華民國交通部公告將原臺南市與臺南縣境內的縣道與鄉道廢止,並且改編為市道與區道,當中縣道175號依公告廢止而改編為市道175號,路線名稱不變,里程仍為21.416公里[11]。2018年10月25日,中華民國交通部公告將市道175號終點延伸,將原市道174號46k+312至56k+220路段(橫路至楠西)改編併入,調整後原路線名稱改稱為「關子嶺-楠西」,總里程增加9.908公里至31.130公里[12]

行經行政區域

右側為市道175號起點
楠西隧道

全線均位於臺南市境內。

鄉鎮
市區
地點里程
(km)
交會道路備註
白河區關子嶺0.000 市道172號公路起點
 紅葉隧道
(地區道路)
3.470 市道172乙線市道172乙線終點
坪頂(同上)
(地區道路)
南寮5.750 南97線南97線終點
東山區北寮8.970 南104線南104線終點
白河區南寮(地區道路)
 北寮橋
東山區李子園 南104-2線
檳榔宅13.880 南104-1線
 關子嶺二號橋
岩坑19.540 南105線南105線終點
橫路21.416 市道174號市道174號終點
六甲區中坑(地區道路)
南勢坑(地區道路)
26.300 楠西隧道
楠西區山仔頂28.850 南183線南183線起點
 照興一號橋
𦬬萊宅(地區道路)
 照興二號橋
嘉南專2線嘉南專2線終點
 曾文一號橋
楠西市區31.130 台3線
南187線
公路終點
南187線起點

沿線設施與景點

註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