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燦 (詞人)

《风流子·同素庵感旧》

只如昨日事,回头想,
早已十经秋,向洗墨池边,
装成书屋,蛮笺象管,
别样风流,残红院,
几番春欲去,却为个人留。
宿雨低花,清风侧蝶,
水晶帘卷,恰好梳头。
西山依旧在,知何意。
凭槛怕举双眸。
便把红萱酿酒,只动人愁。
谢前度桃花,休开碧沼,
旧时燕子,莫过朱楼。
悔煞双飞新翼,误到瀛州。

徐燦(約1617年—約1693年),湘蘋,深明。長洲(今江苏省苏州市西南)人。初著名女词人。

生平

明光祿寺丞徐子懋的次女,初名宦陳之遴繼室[1]祖姑徐媛亦是苏州才女。[2]自幼颖悟,“通书史,识大体”,[3]婚姻生活美滿,[4]多愁善感,能寫詞,水平可與南宋女詞人李清照相提並論,[5]陈维崧云:“徐湘蘋才锋遒丽,生平著小词绝佳。盖南宋以来,闺房之秀,一人而已。”[6]陈廷焯亦云“国朝闺秀工词者,自以徐湘蘋为第一。”[7]早年曾入蕉園詩社,和顾玉蕊、柴静仪林以宁朱柔则等号称“蕉园五子”(另說是“蕉園七子”)。[8]

崇禎十一年(1638年)九月,陳之遴父陳祖苞因事下獄,臨刑前在獄中服毒自盡。[9]之遴受牽連,判以“永不錄用”。明亡後,陳之遴立即降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徐燦随夫流放到盛京(今遼寧瀋陽市)。同年十月朝廷念其對大清有功,令其返北京入旗。顺治十五年(1658年),陈之遴又因罪全家“流徙盛京,家产籍没” 。[10]平時閱讀《道書》、《丹資經》打發時間[11]。康熙五年(1666)九月,之遴病死尚陽堡,长子、次子及幼子相繼離世。[12]康熙十年(1671),聖祖巡視盛京[13],徐燦上疏乞求扶櫬以還,得到准許。[14]晚年信佛,更号紫言,[15]居新仓小桐溪上之南楼。[16]卒年不詳。[17]其词结集为《拙政園詩餘》。事蹟見黄嫣梨《清代四大女词人》,邓红梅《女性词史》,叶嘉莹《历代名家词新释辑评》。

注釋

參考書目

  • 趙雪沛:〈徐燦生卒年及晚年生活考辨〉,《文學遺產》2004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