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獅甲

戲獅甲臺灣話Hì-sai-kah),是臺灣高雄市前鎮區的一個傳統地域名稱,位於該區西北部。相較於今日行政區,其範圍大致包括竹中里西部邊界地帶、復國里不含東北部、忠孝里不含西北端、興東里不含東部中央大部分地區及東南端、興中里、盛豐里不含東半葉的北部邊界地帶、盛興里南南東方向的半部、竹南里西端、民權里不含東部的南側大部分、西山里、良和里不含東南端、西甲里不含西北端、興邦里西北部、建隆里、忠誠里、忠純里、振興里不含西北部、鎮北里不含南部。[1][2][3][4]

本地區境內主要聚落為戲獅甲、大林尾,設有高雄市立成功特殊教育學校獅甲國中、愛群國小、復興國小、獅甲國小。[1][2]

歷史

台灣日治初期,戲獅甲地區為一街庄,稱為「戲獅甲庄」(舊制街庄),隸屬於大竹里。該庄昔日北與過田仔庄為鄰,東北與林德官庄為鄰,東與籬仔內庄為鄰,南邊為前鎮庄,西邊臨打狗灣。[1]

1901年(日治明治三十四年)11月11日,全台廢縣廳改設二十廳,該庄隸屬於鳳山廳[5]1904年(明治三十七年)5月3日,該庄編入「苓雅藔區」,隸屬於鳳山廳。[6]1909年(明治四十二年)10月25日,全台合併二十廳為十二廳,苓雅藔區改隸屬於臺南廳[7]1920年(大正九年)10月1日,全台地方制度大改正,廢十二廳改設五州二廳,該庄改制為「戲獅甲」大字,隸屬於高雄州高雄郡高雄街新制街庄)。[8]1924年(大正十三年)12月25日,高雄郡廢郡,高雄街升格為州轄高雄市[9]

戰後高雄市改制為省轄高雄市,大字亦改制為里。1946年(民國35年),高雄市劃分為10個區,本地區隸屬於前鎮區。1979年(民國68年)7月1日,高雄市升格為院轄高雄市[10]2010年(民國99年)12月25日,高雄縣、市合併為現今院轄高雄市

聚落

本地區發展較早的聚落為戲獅甲、大林尾,在日治初期的官方地圖上已有記載。[1][2]

交通

高雄捷運紅線是高雄捷運系統的南北向路線,經過本地區戲獅甲、大林尾聚落,並設有獅甲站[1][2]由此可前往高雄捷運沿線各站。

高雄環狀輕軌是高雄捷運系統的環狀輕軌路線(尚未全線通車),經過本地區中西部,並設有夢時代站經貿園區站軟體園區站[1][2]由此等可前往環狀輕軌沿線各站。

省道台17線又稱「西部濱海公路」,是甲南至水底寮的幹道,經過本地區戲獅甲、大林尾聚落。由該道路北行可前往苓雅區前金區/新興區交界地帶、前金區、三民區鼓山區左營區等地;南行可前往前鎮區前鎮市區鳳山區西南端、前鎮區東南部、小港區林園區等地。[1][2][11]

學校

公務機關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