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天门码头纜車

重庆历史上的交通

朝天门位于长江和嘉陵江的交汇处,是重庆水路运输的门户,重庆港在此设有多座斜坡式码头。由于重庆江段水位落差大,水位低时旅客乘船时须攀爬数百步石梯,十分不便,朝天门码头先后修建了数个缆车系统。

朝天门码头


朝天门南侧缆车

朝天門南侧纜車

朝天门南侧缆车是朝天门码头最早的缆车,始建于1958年。南侧缆车线路全长156米,高差34.32米,中间采用“鱼腹式”轨道作为会车段。车厢采用民族风格的设计,顶部四角装有彩龙,车厢内外均有图案装饰,每辆缆车可载客80人,并有5平方米的载货面积,高峰时可载客共100人。1960年5月,时任国家主席刘少奇来到重庆视察,其间曾来到朝天门码头乘坐缆车。在洪水期,缆车的下段轨道会被淹没,而鱼腹式会车段使缆车只能在固定的长度运行,无法适应江水涨落,故每年有三四个月无法运行。1966年,缆车被特大洪水淹没后停运,且由于上站站房发生沉降成为危险建筑,于1969年2月报废。[1]:1020[2]

朝天门北侧缆车

朝天門北侧纜車

朝天門北侧纜車[1]:1020,又名朝天門碼頭觀光纜車,從1984年10月1日一直營運到2007年5月,曾是朝天門碼頭重要的水路換乘設施。[3][4][5]朝天門碼頭北侧纜車由輪渡公司自行設計建造。於1982年開建,线路全長125米,上下高差37.2米,其中上段为单轨道式,下段为双轨道式,呈剪刀形,下站设有活动站台,站台通过跳船、跳板与趸船相连。[1]:1020朝天門碼頭北侧纜車在20世紀80年代就開始使用橙色塗漆的鋼製纜車,並設有四個開門。步入千禧年後改換成另一種樣式的鋼製纜車,車身塗漆改為藍色,開門減少到了兩個,車頭、車身上還印有「觀光纜車」的字樣。1984年正式營業,被認為是重慶碼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初期運營時,纜車的下行票收費5分,上行票收費1角,後來統一成1元。

2005年,安監局的工作人員對纜車進行安全檢查,發現安全隱患:纜車是由鋼纜拉動行駛,一旦鋼纜斷了,纜車還應該具備自動剎車的功能,因此要求輪渡公司整改,給纜車加裝抱軌器。但輪渡公司發現,安裝一套自動剎車設備至少需200萬元;而隨著三峽蓄水水位抬高,纜車的使用距離會越來越短,公司遂決定在2007年5月停運纜車。但和望龍門纜車不同,朝天門碼頭北侧纜車並未在停運後立即拆除,部分基礎設備至今依然完整。纜車在停運後,經常有重慶市民在售票處詢問是否還運營。

惟於2021年,有網民發現缆车的轨道只剩下一部分,部分轨道甚至已经被拆,上面也没有缆车的车厢,只剩下一些轨道的痕迹。[6]

重庆港朝天门客运设施

原客运大楼前的缆车

1991年11月20日,重庆港朝天门客运设施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工程除拆除1958年的老客运设施并在原地新建客运站外,还在客运大楼与趸船之间安装了两组双缆缆车。两组缆车均为双轨道式,共配有4辆斜坡式客运缆车,每辆缆车可载客60人或载重6吨,且设有超载保护、钢绳断缆保护、防倾斜装置,每小时可运送2500人进出港口。[1]:179

1994年9月,朝天门客运设施工程通过验收并投入试生产。同年10月14日,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温家宝等人的陪同下乘坐新建成的客运缆车,并在此登上巴山号游船。1995年9月20日,胡锦涛在省市领导的陪同下两次乘坐客运缆车。[1]:179

2012年8月30日,重庆港客运大楼和三峡宾馆爆破拆除,原址改建为重庆来福士广场[7][8],原缆车下站现为朝天门8码头。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