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宿站

板宿站(日语:板宿駅いたやどえき Itayado eki */?)是一個位於日本兵庫縣神戶市須磨區,屬於山陽電氣鐵道神戶市營地下鐵鐵路車站。神戶市營地下鐵的車站編號是S10,山陽電氣鐵道的車站編號是SY02。山陽電氣鐵道包括直通特急的所有列車都停靠此站。

板宿站
日语名称
板宿 – いたやど – Itayado
车站概览
位置 日本兵庫縣神戶市須磨區
地理坐标34°39′36.58″N 135°7′59.81″E / 34.6601611°N 135.1332806°E / 34.6601611; 135.1332806
管辖机构山陽電氣鐵道詳細資料
神戶市交通局詳細資料
途经线路山陽電氣鐵道本線
西神·山手線

車站結構

山陽電氣鐵道

山陽電鐵 板宿站
山陽電鐵板宿站
日语名称
板宿 – いたやど – Itayado
车站概览
位置  日本兵庫縣神戶市須磨區平田町三丁目3番10號
地理坐标34°39′36.58″N 135°7′59.81″E / 34.6601611°N 135.1332806°E / 34.6601611; 135.1332806
车站构造
站体类型地底車站
站台2面2線
历史
启用日期1910年(明治43年)3月15日
上車人次
統計年度
平均每日11,471人次(不含下車乘客)
2016年
邻近车站
上一站山陽電氣鐵道下一站
西代
SY 01
1.0km
终点站
本線
SY 02
距離西代1.0km
距離大阪梅田38.1km
東須磨
SY 03
0.8km

對向式月台2面2線的地底車站。閘口只設1個。地下1樓有大堂與閘口,地下2樓是對向式2面2線的月台。

月台配置

月台路線方向目的地
1 本線下行明石姬路方向[1]
2上行神戶三宮大阪梅田方向

神戶市營地下鐵

神戶市營地下鐵 板宿站
神戶市營地下鐵板宿站
日语名称
板宿 – いたやど – Itayado
车站概览
位置  日本兵庫縣神戶市須磨區大黑町二丁目
地理坐标34°39′36.58″N 135°7′59.81″E / 34.6601611°N 135.1332806°E / 34.6601611; 135.1332806
车站构造
站体类型地底車站
站台1面2線
历史
启用日期1977年(昭和52年)3月13日[2]
上車人次
統計年度
平均每日13,003人次(不含下車乘客)
2016年
邻近车站
上一站神戶市營地下鐵下一站
新長田
S09
1.2km
西神·山手線
S10
距離名谷4.5km
距離谷上16.3km
妙法寺
S11
2.9km

地下1樓是大堂與閘口,地下3樓是月台的地底車站(月台之上的地下2樓是山陽月台)。地下3樓的月台是島式1面2線。車站意象是「板」。

月台配置

月台路線目的地
1 西神·山手線三宮新神戶谷上方向
2名谷西神中央方向

使用情況

各年上車人次如下[3]

山陽電氣鐵道
根據2008年11月11日調查的上下車人次,有21,779人。
  • 1999年度 : 4,512千人(2,727千人)
  • 2000年度 : 4,382千人(2,631千人)
  • 2001年度 : 4,303千人(2,594千人)
  • 2002年度 : 4,219千人(2,559千人)
  • 2003年度 : 4,251千人(2,509千人)
  • 2004年度 : 4,229千人(2,509千人)
  • 2005年度 : 4,212千人(2,518千人)
  • 2006年度 : 4,288千人(2,598千人)
  • 2007年度 : 4,262千人(2,598千人)
  • 2008年度 : 4,251千人(2,640千人)
  • 2009年度 : 4,097千人(2,564千人)
  • 2010年度 : 4,076千人(2,566千人)

以下是各年的上下車人次。

年度上車人次總數內 定期使用人數來源
人次增減順位人次增減使用率
1969(S44)18,62912,53067.261%[4]
1970(S45)19,1943.034%13,0824.400%68.153%[4]
1971(S46)19,8963.655%13,2241.088%66.466%[4]
1972(S47)20,9085.086%14,2117.464%67.969%[4]
1973(S48)21,5963.290%13,672-3.790%63.310%[4]
1974(S49)21,8451.153%13,7990.928%63.169%[4]
1975(S50)21,550-1.348%13,448-2.541%62.405%[4]
1976(S51)21,255-1.373%13,7612.324%64.744%[4]
1977(S52)21,6091.667%13,438-2.347%62.188%[5]
1978(S53)21,013-2.756%13,255-1.362%63.080%[5]
1979(S54)21,4572.112%13,2870.244%61.926%[5]
1980(S55)21,7211.232%13,7963.827%63.513%[5]
1981(S56)22,6354.208%14,5465.437%64.262%[5]
1982(S57)22,8470.933%14,507-0.269%63.497%[6]
1983(S58)21,951-3.921%14,405-0.699%65.627%[6]
1984(S59)20,175-8.088%13,307-7.626%65.956%[6]
1985(S60)18,512-8.243%12,408-6.753%67.027%[6]
1986(S61)15,197-17.907%9,540-23.118%62.773%[6]
1987(S62)14,858-2.235%9,238-3.159%62.180%[7]
1988(S63)16,1268.538%9,9267.444%61.553%[7]
1989(H01)16,2580.815%10,0271.021%61.678%[7]
1990(H02)16,9674.365%10,5645.355%62.264%[7]
1991(H03)17,1641.163%10,562-0.026%61.532%[7]
1992(H04)17,129-0.208%03/4810,6470.804%62.156%[8][9][10][11][12][13]
1993(H05)17,052-0.448%03/4810,490-1.467%61.520%[8][9][10][11][14][15]
1994(H06)12,890-24.406%03/48[8][9][10][11][14][15]
1995(H07)10,463-18.831%03/485,16749.385%[8][9][10][16][14][15]
1996(H08)13,52129.222%03/487,62247.508%56.373%[8][17][10][16][14][15]
1997(H09)13,342-1.317%03/487,9704.565%59.733%[18][17][10][16][19][15]
1998(H10)12,885-3.429%03/487,825-1.822%60.727%[18][17][10][16][19][20]
1999(H11)12,362-4.061%03/487,471-4.517%60.439%[18][17][10][16][19][20]
2000(H12)12,005-2.881%03/487,208-3.520%60.041%[18][17][10][21][19][20]
2001(H13)11,789-1.803%03/487,107-1.406%60.284%[18][22][23][21][19][20]
2002(H14)11,559-1.952%03/487,011-1.349%60.654%[24][22][23][21][19][20]
2003(H15)11,6470.758%03/486,874-1.954%59.021%[24][22][23][21][19][25]
2004(H16)11,586-0.518%03/496,8740.000%59.328%[24][22][23][21][26][25]
2005(H17)11,540-0.402%03/496,8990.359%59.782%[24][22][23][27][26][25]
2006(H18)11,7481.804%03/497,1183.177%60.588%[24][28][23][27][26][25]
2007(H19)11,677-0.606%03/497,1180.000%60.957%[29][28][30][27][26][25]
2008(H20)11,647-0.258%03/497,2331.617%62.103%[29][28][30][27][26][31]
2009(H21)11,225-3.623%03/497,025-2.879%62.582%[29][28][30][27][26][31]
2010(H22)11,167-0.513%03/497,0300.078%62.954%[29][28][30][32][26][31]
2011(H23)10,932-2.110%03/496,849-2.572%62.657%[29][33][30][32][34][31]
2012(H24)10,9920.551%03/496,8490.000%62.313%[35][33][30][32][34][31]
2013(H25)11,1211.171%03/496,9321.200%62.331%[35][33][36][32][34][37]
神戶市營地下鐵
  • 1999年度 : 4,545千人(2,512千人)
  • 2000年度 : 4,393千人(2,446千人)
  • 2001年度 : 4,927千人(2,448千人)
  • 2002年度 : 5,636千人(2,704千人)
  • 2003年度 : 5,448千人(2,626千人)
  • 2004年度 : 5,264千人(2,564千人)
  • 2005年度 : 5,154千人(2,513千人)
  • 2006年度 : 5,101千人(2,454千人)
  • 2007年度 : 5,104千人(2,473千人)
  • 2008年度 : 5,025千人(2,505千人)
  • 2009年度 : 4,660千人(2,460千人)
  • 2010年度 : 4,568千人(2,433千人)

※括弧內顯示定期使用者。

相鄰車站

山陽電氣鐵道
本線
直通特急(A直特)
高速長田(HS 38)-板宿(SY 02)月見山(SY 04)
直通特急(B直特)、S特急
西代(SY 01/HS 39)-板宿(SY 02)-月見山(SY 04)
特急、普通
西代(SY 01/HS 39)-板宿(SY 02)東須磨(SY 03)
神戶市交通局(神戶市營地下鐵)
西神·山手線
新長田(S09)-板宿(S10)妙法寺(S11)

參考資料

參見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