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稽

王稽(?—前255年),战国时期秦国人。王稽任谒者时奉命出使魏国,帮助范雎逃往秦国。范雎出任国相后,王稽被举荐为河东郡郡守,后因私通诸侯之罪遭处死后弃市

王稽
谒者→河东郡守
本名氏:王
名:稽
逝世前255年
国籍秦国
活跃时期战国

生平

助范雎奔秦

魏国人范雎因受魏国国相魏齐的迫害,遭鞭笞后胁折齿断,装死隐匿于厕所之中。后范雎得到看守的帮助得以逃脱,魏齐派人追捕,郑安平一面帮助范雎化名为张禄,隐匿躲藏;一面假扮成差役,接近奉命出使魏国的秦国谒者王稽。当王稽向郑安平询问魏国是否有贤才想要投奔秦国时,郑安平向他推荐范雎。为了躲避魏齐的追杀,王稽与郑安平约定夜晚与范雎会见。在谈话中,王稽发现范雎是个贤才,三人约定在三亭冈(今河南省开封市西)会和后一起返回秦国。[1]

当王稽一行人离开魏国到达秦国的湖县(今河南省灵宝市东)时,正好遇到前来巡查县邑的穰侯魏冉的军队。范雎知道魏冉驱逐六国的说客,于是在车中躲避。魏冉先向王稽询问函谷关以东的局势,又提醒王稽不要收留六国的说客,随后离去。范雎知道魏冉必会派人前来搜查,于是下车化装成一般随从随车队步行前进。车队行进了十余里,魏冉果然派骑兵前来搜查,发现车中无人后才作罢。王稽与范睢进入秦国首都咸阳(今陕西省咸阳市东北),在通报了出使情况后,王稽趁机向秦昭襄王推荐范雎。但秦昭襄王没有立即接见范雎,只是让他住在客舍,用粗劣的饭食打发他。一年后,范雎通过上书,才获得了秦昭襄王的接见。[2][3]

升任河东郡守

范雎向秦昭襄王献上远交近攻之策以及废宣太后,驱逐魏冉、公子巿公子悝芈戎四贵之计后,得到秦昭襄王的重用,出任秦国国相。但王稽的官职一直没有得到提升,于是他求见范雎对他说:“事情不可预知的有三件,毫无办法的也有三件。君王说不定那一天死去,这是不可预知的第一件事情;您突然死去,这是不可预知的第二件事情;我突然死去,这是不可预知的第三件事情。如果君王有一天死去了,您因为我没有得到君王的重用而感到遗憾,那是毫无办法的;您如果突然死去了,因为未曾报答我而感到遗憾,也是毫无办法的;我突然死去了,您因为不曾及时推荐我而感到遗憾,也是毫无办法的。”范雎听后闷闷不乐,于是向秦昭襄王推荐王稽。秦昭襄王升王稽为河东郡郡守,享有三年之内可以不向朝廷汇报郡内政治、经济情况的特权。[4]

身亡

前258年,邯郸之战爆发,秦军围攻赵国首都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久攻不下。大臣庄建议王稽赏赐下级军官,但王稽却认为秦昭襄王非常信任自己,别人进的谗言不会起到作用。大臣庄又用三人成虎、十夫楺椎的典故来劝谏王稽,指出众口一词就会使事物的本质发生变化,不如赏赐诸将加以优遇来打消下属的猜疑,可是王稽始终不肯接受这项建议。

前255年,王稽遭下属告发犯有私通诸侯之罪,被秦昭襄王处死,尸体遭弃市。[5][6][7]范雎虽未因推荐郑安平和王稽受到牵连,但在蔡泽的游说下辞去国相一职,告老还乡并死于此年。[8][9]

文学形象

长篇历史小说《东周列国志》中,王稽于第九十七回《死范雎计逃秦国 假张禄廷辱魏使》中登场,生平与《史记》记载基本相同。在第一百零一回《秦王灭周迁九鼎 廉颇败燕斩二将》中,秦昭襄王攻灭西周国,将九鼎运回秦国,并转告各国前来朝贡祝贺。除魏国外其余五国都派遣国相前来祝贺,秦昭襄王怒于魏国无禮,命王稽率兵攻打魏国。但王稽私下收受魏国贿赂,将此消息透露给魏安僖王,魏安僖王被迫派太子增质子求和,王稽后因此事败露,被秦昭襄王处死。[10]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