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松政之

石松政之天正元年(1573年)-慶長5年(1600年)),日本戰國時代安土桃山時代的武將,又稱「安兵衛」,為立花家臣,是母衣武者足輕頭

石松政之
時代安土桃山时代
出生日期天正元年(1573年)[1]
逝世日期慶長5年10月20日(1600年)
别名安兵衛
主君大友宗麟立花道雪立花宗茂
氏族大蔵氏族日田永徳流石松氏
父母父:石松源五郎[2]
日語寫法
日語原文石松 政之
假名いしまつ まさゆき
平文式罗马字Ishimatsu Masayuki

生平

家族背景

石松政之的父親石松源五郎原為大友宗麟的家臣,於天正8年(1580年)2月曾獨自領軍由豐後經日田街道北上筑前,攻打秋月種實佈署於南方、由將領木村甲斐守鎮守的長尾城;石松源五郎突破秋月軍的防線,到達位於筑前的立花山城會見大友家的重臣立花道雪,並拿到道雪激勵大友家諸將的檄文返回豐後,因而獲大友宗麟賜名為「石松隼人」。之後石松源五郎再度北上,至同年5月間三次攻打長尾城,據載其武名令秋月軍畏懼[3]。之後,推測石松源五郎做為宗麟的寄騎被派遣至立花道雪軍中,參與在筑前和筑後的各項戰事,數次立下戰功。

有次道雪秘密吩咐劍術老練的源五郎斬殺有罪的某家父子三人,源五郎將父子三人誘騙至家中招待,在斬殺其父與長男後,此時源五郎的刀顎處已經歪曲,次男拔刀擋下源五郎的斬擊,僵持之際,源五郎之妻原本在屋後種菜,聽到家中有騷動而進屋瞧見事態,於是以薙刀隔著門刺向次男背部貫穿至前胸,後再返回屋後種菜。事後,源五郎到屋外詢問,才得知是妻子幫助自己殺敵;此事後政之之母亦因此被認為是心性剛強的女性[4][5][6]

天正13年(1585年),立花道雪於筑後遠征病逝,翌年島津家挾著大量兵力北征九州,筑前的大友家剩餘統領岩屋日语岩屋城和寶滿二座城池的高橋紹運以及立花山城的立花宗茂作為防守。此時,高橋紹運打算在岩屋城以7百餘人抵擋島津軍的5萬兵力,紹運實子立花宗茂聽聞後,派出「立花四天王」之一的十時連貞和石松源五郎作為使者傳話,希望高橋紹運能一同在立花山城守備;高橋紹運拒絕立花宗茂的要求,並以「不要出兵援助」作為答覆後,送回十時連貞,石松源五郎則因高橋紹運決定死守抗戰而留下幫助,紹運為回報源五郎而讓他繼承高橋家重臣名將竈門鎮意[7]之名譽,賜與他「高橋越前」的名字[8][9][10]。天正14年(1586年)7月27日,經過兩周的激戰後,高橋紹運和石松源五郎等7百餘人全員陣亡,島津軍則死傷4千3百餘人。

拔擢立功

石松源五郎戰死後,立花宗茂為報答石松源五郎的犧牲而提拔未滿二十歲的石松政之為母衣武者[11][12],而他也受到立花家臣們的讚賞,因而得以向立花家老兼武者奉行內田鎮家學習大友家軍師蒲池宗碩的兵法[13],之後跟隨立花宗茂轉戰各地立下戰功。

天正15年(1587年),經過豐臣秀吉發動之「九州征伐」後,立花家因功受領筑後柳川成為大名,於同年9月下旬參與肥後一揆討伐[14][15][16]。戰事平息後,翌年天正15年(1587年)5月27日,一揆的主導者隈部親永日语隈部親永一族十二人被送到立花家居城柳川城日语柳川城等待處分,立花宗茂考量到隈部日语隈部氏一族的武士名譽,採用「放討」的方式實行處分,選出十二名家臣單挑隈部一族,石松政之被選為其中一名討手,於戰鬥中討殺對手[17][18][19][20][21]

之後,石松政之做為立花家32槍柱與力頭之一[22],跟隨立花家參與文祿元年至慶長3年(1592至1598年)由豐臣秀吉發動的「朝鮮戰役」。文祿5年(1596年)時,他領有7百石並代官職百石俸祿,配給三挺鐵砲[23]

江上八院合戰

朝鮮戰役結束後,於慶長5年(1600年)「關原之戰」時期,立花家加入西軍。由於立花軍被派往攻打大津城日语大津城而未加入主戰場。9月16日,立花宗茂在接到西軍戰敗的消息後,前往大坂城勸說毛利輝元採取籠城抗戰未成,便返回柳川;此時鍋島直茂由西軍變節至東軍並率3萬2千軍力攻打立花家,立花宗茂在居城柳川城配置1萬3千人的兵力抵抗,並指派家老小野鎮幸為總大將、率3千兵力出城對陣。

10月20日,在「江上八院合戰」中,小野鎮幸以1千3百兵力對戰鍋島軍約3至5千兵力的先鋒部隊,石松政之此時擔任足輕頭也領一隊參戰,並在開戰前夕和安東範久擔任先鋒;由於小野鎮幸的與力松隈小源誤傳軍令,間接激怒石松政之和安東範久,兩人率軍突入敵陣爭搶「一番槍」的戰功,與鍋島軍決戰[24]。鍋島先鋒部隊的先陣遭政之和範久攻打敗退,後陣即遞補而上並包圍所率兵力相差懸殊的兩人,此時立花軍仰賴立花統次的攻勢在戰場取得短暫優勢,於統次陣亡後則居於劣勢;立花鎮實、立花親雄父子和新田鎮實、安東幸貞率隊援救石松政之和安東範久,因兵力懸殊,且後陣的友軍矢島重成千手喜雲未能接著出戰支援[25],於是逐漸遭到鍋島先鋒軍反擊,石松政之等人皆戰死。最終立花軍靠著立花成家發動奇襲和小野鎮幸的防守而不致潰敗,鍋島軍因而未進逼柳川城[26][27][28][29][30][31][32]

戰爭結束後,立花家受改易處分,石松政之的主君宗茂因此成為浪人,而石松政之等陣亡於江上八院的立花家將領之後獲當地人民立碑拜祭。

逸聞

  • 文祿5年(1596年),當立花家與宇喜多家於伏見城發生爭執時,石松政之與一眾立花家臣做為護衛緊緊跟隨主君宗茂身旁,共同出入伏見城、大坂城等各處警護其人身安全,防範宇喜多家的襲擊。此時政之脫去衣袴、帶著脇差短刀,裝扮成像是負責持草鞋的僕從一般[33][34]
  • 文祿5年(1596年)7月,某次立花宗茂乘坐駕籠經過伏見淀川邊,偶遇宇喜多秀家也正乘駕籠在路上,宇喜多的家臣前來詢問是誰家的駕籠,但宗茂吩咐隨從小野七郎以及負責抬駕籠的石松政之、安東幸貞不要停下,於是宇喜多家臣又追來問了一遍,宗茂於是喝斥了宇喜多家臣,親自出面說明:「無禮之徒,給我退下,膽敢阻擋我這接受了太閤豐臣殿下密命而需要經過此道之立花宗茂,你們又是何人!」,同時石松政之脫下上衣,威嚇著逼近宇喜多家臣的帶頭者說到:「若是想阻擾接受太閤殿下密命的宗茂公的話,宇喜多殿下會遭到什麼樣的懲罰,應該很清楚吧!」於是宇喜多家臣退走,秀家乘川舟離去[35][36]
  • 石松政之師從內田鎮家得來的蒲池宗碩所傳之兵法「源義經之衣川之卷」相關書物,在政之於江上八院之戰戰死後,由竈門助右衛門收取,雖傳聞書物紛失,但現仍收藏在立花家御軍書中[13]

資料來源

  1. 筑後史談会/編,《筑後人物便覧》,福岡县文化会館、筑後史談会 昭和10年刊の複製,1935年:25頁
  2. 渡边村男,《旧柳川藩志、下卷》,柳川山門三池教育会,1957年:61頁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