缬氨霉素

化合物

缬氨霉素Valinomycin)是一种抗生素

缬氨霉素
识别
CAS号2001-95-8  checkY
ChemSpider21493802
SMILES
 
  • C[C@@H]1C(=O)N[C@@H](C(=O)O[C@H](C(=O)N[C@@H](C(=O)O[C@@H](C(=O)N[C@@H](C(=O)O[C@H](C(=O)N[C@H](C(=O)O[C@H](C(=O)N[C@H](C(=O)O[C@H](C(=O)N[C@H](C(=O)O1)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
InChI
 
  • 1S/C54H90N6O18/c1-22(2)34-49(67)73-31(19)43(61)55-38(26(9)10)53(71)77-41(29(15)16)47(65)59-36(24(5)6)51(69)75-33(21)45(63)57-39(27(11)12)54(72)78-42(30(17)18)48(66)60-35(23(3)4)50(68)74-32(20)44(62)56-37(25(7)8)52(70)76-40(28(13)14)46(64)58-34/h22-42H,1-21H3,(H,55,61)(H,56,62)(H,57,63)(H,58,64)(H,59,65)(H,60,66)/t31-,32-,33+,34-,35+,36+,37-,38-,39+,40+,41+,42+/m1/s1
InChIKeyFCFNRCROJUBPLU-DNDCDFAIBE
ChEBI28545
性质
化学式C54H90N6O18
摩尔质量1111.32 g·mol⁻¹
外观白色固體
熔点190 °C(463 K)
溶解性甲醇、乙醇、乙酸乙酯、石油醚、二氯甲烷
λmax220 nm
危险性
主要危害神经毒性
致死量或浓度:
LD50中位剂量
4 mg/kg(大鼠,口服)[1]
若非注明,所有数据均出自标准状态(25 ℃,100 kPa)下。

缬氨霉素是由數種鏈黴菌屬細胞分離而得,像是S. tsusimaensis英语Streptomyces tsusimaensisS. fulvissimus英语Streptomyces fulvissimus

缬氨霉素會將鉀離子包住,使之疏水性大增,可以穿越細胞膜。[2]缬氨霉素-鉀離子複合物的平衡常數高達106,而相對的其鈉離子複合物的平衡常數僅有10。[3]這種差異造成其特殊的生理意義。

结构

缬氨霉素是一種離子載體,因為他不帶有任何殘基電荷。它由重复三次的D-纈胺酸、L-纈胺酸、D-α-羟基异戊酸盐英语alpha-hydroxyisovaleric acid,和L-乳酸環狀結合,分子間彼此由胺基酯基結合。結構中的十二個羰基使他可以緊緊抓住中間的金屬離子,且可溶於極性溶劑當中,而當中的異丙基甲基則使之可溶於非極性溶劑當中[4]


且對於離子有高度選擇性,不會接受電性及化性相仿的離子[5]

缬氨霉素的特性來自於他特殊的形狀,他是一個八面體,就像兩個組合起來的金字塔。鉀離子再經過通道時,必須先去水合(也就是離開原先包覆它的水分子)。K+在當中會被纈胺酸的6個羰基牢牢抓住,而鉀離子在當中的空間約為1.33Å,相對的如果包的是鈉離子的話,則空間只有0.95Å,明顯地比離子通道小,代表鈉離子形成離子鍵的能量高過其水合能,無法與胺基酸形成有效的離子鍵結。這導致缬氨霉素對於鉀離子的選擇性比鈉離子大了 10,000 倍。缬氨霉素在極性溶劑中會將羰基暴露在結構表面,而在非極性溶劑則會將羰基包在結構裡面,異丙基露在外面。

應用

有研究指出缬氨霉素可能可以治療冠狀病毒感染Vero E6细胞所造成的急性呼吸道疾病。

缬氨霉素還可作為鉀離子選擇電極的易構重組劑。[6][7]

由於此物質為一種離子載體,可以在實驗中用於摧毀細胞的電位梯度[8]

外部連結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