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經邦

陳經邦(1537年—1615年),字公望,號肅庵,福建興化府莆田縣人,民籍,明朝政治人物。

陳經邦

大明禮部尚書兼翰林院學士
籍貫福建興化府莆田縣
出生丁酉十月二十三日
逝世卒年不詳
配偶配林氏,累封淑人
親屬陳言;(子)陳翰臣(举人)
出身
  • 嘉靖四十三年甲子科舉人
  • 嘉靖四十四年乙丑科進士出身

生平

福建鄉試第十名舉人。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中式乙丑科二甲第七名進士[1][2]。户部观政,選庶吉士,隆慶元年(1567年)三月授翰林院编修,二年九月丁忧。明神宗在东宫時,充讲读官。神宗御极日,升修撰,万历元年(1573年)六月升左中允,八月主考顺天府乡试,四年十二月升左谕德兼侍读,五年八月升俸一级,闰八月给假省親,随即丁忧。八年闰四月復除原官,九年十一月升侍读学士,掌翰林院事,复充经筵[3],每进讲,条析敷陈,吐音洪亮,神宗改容听之,呼为白面先生而不名。亲書「責難陳善」四大字赐之。时当秋试,经邦于例宜典南畿,以张居正子在南雍,辞不往。居正夺情,京僚皆希旨疏留,经邦独否,以此啣之,数年不迁。居正卒,十年七月始擢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九月加太子宾客,十二月升吏部左侍郎、兼官如故[4],十一年四月掌詹事府事[5],六月教习庶吉士,十月晋礼部尚书[6]、兼翰林院学士。会寿宫役兴,台省异议,经邦奉命覆视,不尽如辅臣指嗾,言官论之,十二年十月遂乞归[7]

家族

曾祖陳必清,壽官;祖父陳一通,壽官;父陳言,南京刑部郎中。母朱氏[8]。弟经世(庠生)、经政、经学。子陳翰臣,字子卿,萬曆十三年乙酉应天府乡试举人,年三十九卒,父经邦以诗紀其事曰:年来不尽西河泪,为尔浮名一解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