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鳳頭鸚鵡屬

鸚形目鳳頭鸚鵡科下的一個屬
(重定向自黑凤头鹦鹉属

黑鳳頭鸚鵡屬學名Zanda),是鸚形目凤头鹦鹉科下的一个属。[2]

黑凤头鹦鹉属
黃尾黑鳳頭鸚鵡
科学分类 编辑
界:动物界 Animalia
门: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鸟纲 Aves
目:鹦鹉目 Psittaciformes
科:凤头鹦鹉科 Cacatuidae
亚科:黑凤头鹦鹉亚科 Calyptorhynchinae
属:黑凤头鹦鹉属 Zanda
Mathews英语Gregory Mathews, 1913
模式種
Calyptorhynchus baudini tenuirostris[1]
長喙黑鳳頭鸚鵡
Mathews, 1913

見內文

分類命名與歷史

本屬由澳洲鳥類學家格雷戈里·馬修斯英语Gregory Mathews於1916年創建,他認為根據輝鳳頭鸚鵡屬模式種相比,他歸於本屬的鳥類在鳥喙的形狀上有明顯不同而建立一個新屬。[3][4]其模式種指定為Calyptorhynchus baudini tenuirostris,即現在的長喙黑鳳頭鸚鵡[1][3]其屬名Zanda未有明確交代典故,但有可能是來自澳洲土著會使用的一個名稱;馬修斯的父親正是一名研究土著語言的人類學家。[5]

分類學

黑鳳頭鸚鵡亞科

輝鳳頭鸚鵡屬

黑鳳頭鸚鵡屬

短嘴黑凤头鹦鹉

長喙黑鳳頭鸚鵡

黃尾黑鳳頭鸚鵡

Zanda
2023年所建立的支序圖[6][7]

生物分類學中,本屬劃於鳳頭鸚鵡科黑鳳頭鸚鵡亞科下。[7]本屬成員一度被視為是輝鳳頭鸚鵡屬下的一員,但在一份2011年的研究中顯示約在中期至晚中新世時,輝鳳頭鸚鵡屬實際上就已經形成兩個分支並各自演化,因此被建議組成兩個亞屬,即Calyptorhynchus亞屬及Zanda亞屬。[2][8]而這兩個亞屬最早在《Howard and Moore Complete Checklist of the Birds of the World英语Howard and Moore Complete Checklist of the Birds of the World》中被進一步拆分為兩個獨立的屬。[2]

現在本屬的三個成員據研究被認為是在更新世時開始各自演化的。[8]

形態特徵

本屬鳥類相對於原本的輝鳳頭鸚鵡屬物種而言,前者鳥喙形狀上明顯狹長,而後者的則較為寬胖。[4]

保護情況

該屬鸚鵡均受《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所保護,列於附錄二內。[9]

下屬分類

本屬包括以下物種:[2]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