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雁类

齿雁类(学名:Odontoanserae)是一个包涵了齿翼鸟目与雁形类(雁形目及其近亲)的分类单元。[2]齿翼鸟类的演化地位一直存在争议,除此观点外,也有人凭借其胸骨形态的特点将其视为鹱形目鹈形目的近亲。[3]

齿雁类
化石时期:
白垩纪-人类世, 66.7–0 Ma
毛利塔尼亚远洋鸟的头骨化石(上)与普通秋沙鸭的头部照片,两者有所相似
科学分类 编辑
界:动物界 Animalia
门: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鸟纲 Aves
演化支今颚类 Neognathae
演化支泛雞雁類 Pangalloanserae
小纲:鸡雁小纲 Galloanserae
演化支齿雁类 Odontoanserae
Bourdon, 2005
亚群

2005年的研究表明,因为相同的颅骨特征,齿翼鸟类应当作为雁形类的姊妹群。[4]除此之外,两者在骨盆和胸骨也存在着很多相似特征。此外,2013年对远洋鸟伪齿的研究表明,两者都有“软质嘴鞘,或嘴鞘延迟发育”的现象发生,进一步支持了齿雁类的单系性。[5]除了齿翼鸟目雁形目之外,学者也支持将驰鸟科加斯顿鸟科放入这一分类单元,这两类鸟与雁形目有着相似的头骨和骨盆的解剖学特征。[6][7][8]驰鸟与加斯顿鸟相较于齿翼鸟类更接近于雁形目。一种观点认为加斯顿鸟与驰鸟组成单系群,作为雁形目的姊妹群,另一种说法则认为驰鸟与雁形目中的叫鸭科关系更近。[7]

下列为齿雁类系统发育的通常共识。[7][4][8][9][10]

齿雁类

远洋鸟科 (远洋鸟等)

雁形类

加斯顿鸟科

驰鸟科 (驰鸟等)

维加鸟科

雁形目 (雁,鸭等)

然而,沃西(Worthy)和他的同事在2017年的一篇论文中发现了一种关于雁形类的另类系统关系。[11]通过添加新的特征,以及将几个新的分类群合并到已建立的矩阵中,作者发现加斯顿鸟类和驰鸟类应当作为姊妹群,可以一同放在加斯顿鸟形目中。[12]此外,他们还发现了一种支持,即维加鸟科(通常被归类为基干雁形目或作为其姊妹分类单元[10])与加斯顿鸟目的关系比与雁形目的关系更密切;因此,他们创造了单系群维加鸟目[12] 作者们确实注意到,引导支持的是弱支持,他们的论文中的几个替代用的系统发育也表明加斯顿鸟类也有可能是基干鸡形目,这些也得到了微弱的支持。[12]

下面是一个简化的系统发育图,显示了他们支持冠恐鸟形目与维加鸟目结合组成雁形目的姊妹群。[12]

齿雁类

雁形目 (雁,鸭等)

维加鸟目

加斯顿鸟形目

加斯顿鸟科

驰鸟科 (驰鸟等)

2019年,发现于南极早古新世沉积物的新物种南极冲突鸟得到了描述。[1]Tambussi等人于2019年使用Worthy等人于2017年的基础数据将这一新类群纳入系统发育分析。他们的研究结果不仅支持了维加鸟类加斯顿鸟类和驰鸟类的姐妹群关系(将维加鸟科纳入加斯顿鸟目),而且还发现了传统上被认为是狭义雁形目的两个类群,君王鸭翼鸟和普瑞斯比鸟科,[13]其实是干群雁形目。[1]

下面是Tambussi等人于2019年建立的系统发育。[1]

雁形类
加斯顿鸟形目

维加鸟科

加斯顿鸟科

驰鸟科 (mihirungs)

广义雁形目

†衝突鳥屬

鸭翼鸟属

†普瑞斯比鸟科

雁形目 (雁,鸭等)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