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以前香港命案列表

1920年以前香港命案列表記錄於1920年以前在香港發生過涉及人命的案件,包括謀殺誤殺他殺命案,每宗案件必須列明資料來源;而一般的因自殺疾病天災意外等導至死亡的案件則不在此列。此列表可能並不完全,尚有大量案件由於年代久遠,資料不完整而未被記錄。

1900年以前

案發日期案件簡介
1839年7月7日林維喜案英國商船卡納特克號及曼加勒號之水手上岸酗酒,但不知哪一方先侵犯對方,然後英國水手和尖沙咀村村民發生衝突,引發鬥毆,結果村民林維喜重傷不治。最後,此案直接導致鴉片戰爭發生。[1]
1849年2月25日海盜徐亞保誤殺英國軍官案海盜十五仔的屬下徐亞保(或徐亞寶)[2](19世纪-1851年)在赤柱殺了兩名調戲婦女的英軍軍官「柯士打」上尉和「戴亞」中尉。徐亞保被裁定誤殺罪成,判處流放澳洲塔斯曼尼亞。徐亞保因不想被充軍異域,在獄中上吊[2],自殺身亡。 [3][4][2]此案亦是目前已知英屬香港時代最早的一宗命案,與同一時代的最後一宗命案(1997年屯門安定邨倫常慘案)相距148年又4個月。
1857年1月15日裕成辦館毒麵包案數百名居港洋人進食由裕成承包的早餐後,突然感到噁心、腹痛、頭暈、嘔吐,經化驗後,發現裕成辦館所提供的麵包含有大量砒霜,事件導致3人死亡。裕成辦館東主張霈霖被陪審團裁定無罪,但張氏仍被民事索償賠償及遞解出境。事件屬謀殺還是純屬意外至今尚無定論。
1874年8月22日火花輪劫殺案英船「火花輪」(Spark)自廣州開往澳門,途中遇海盜,英籍船長布里地及船員多人被槍殺,船上財物洗劫一空,港府聞訊懸紅1,000港元緝兇。不久,主犯落網,9月27日被高等法院判處死刑,並於10月10日執行。[5]

1900年代

案發日期案件簡介
1901年1月10日楊衢雲被刺殺案中國近代革命家、興中會首任會長楊衢雲(40歲)於結志街52號2樓寓所(其私塾「輔仁文社」)內被清廷派出之刺客陳林開槍擊中,翌日失救逝世。[6]呂超(又名李桂芬)被裁定控謀殺楊衢雲罪成,被判死刑,1903年6月22日早上執行繯首死刑。[7][8]
1902年12月日本水手殺妻案一名日本水手於上環洋船街打死妻子。[9]
1904年6月13日卑利街叔嫂同死案案發於卑利街56號B黃宅。鐘穗堂(22歲)刺死其嫂阿好,然後以刀自刎,結果叔嫂同死。[10]
1904年10月27日西人謀殺蛋婦母女案在10月27日晚上時45分,三名西人鶴文(22歲)、那臣(17歲)、士蔑(17歲)在砵甸乍街埔頭僱一小艇後,將蛋婦郭秩(41歲)及其女(6歲)擲入海中溺斃。三人謀殺罪名成立,被判處繯首死刑,1905年1月11日早上5時在獄中行刑。[11][12][13][14][15]
1904年12月30日地利文輪船謀殺案輪船地利文號於晚上十時發生謀殺案,兇手未獲。[16]
1905年8月12日劉有容被殺案劉有容於希利街某工人住所被別工人刺傷斃命,劉在醫院尚能言語,雖與兇手相識但不知何故未能說出兇手名字。[17]
1906年屠宰店六死槍殺案屠宰店東主周少雲,因與各股東不和,槍殺六人,先槍殺店伴二人及看更一人,逃走時再槍殺艇戶三人。[18]
1906年獄中刺斃囚犯案因海上行劫判囚八年的犯人黃泰,在獄中刺斃另一囚犯。1906年6月6日,黃泰罪成判繯首死刑,6月15日行刑。[19]
1907年望角小販被歐斃望角有小販在該處賣什物, 被人歐斃,滿面血痕,緝獲四人疑為兇手 (包括袁楊、袁渭、陳舟)。油麻地二百六號華差吳煌聞因其中有一人與該死者借籃,該死者不肯借,因此口角相爭奮拳亂歐。[20]
1907年8月4日遏雪殺爹頓案在美國任職鉛鍚工匠的男子遏雪與外籍婦人爹頓(或譯地頓)由小呂宋相陪乘船至香港,兩人以「鍾士夫妻」名義同居於香港酒店,1907年8月4日凌晨期間,遏雪在酒店內勒死爹頓,並將其屍體置於一樟木箱中,欲寄到外地。遏雪先在烟台被捕,於同年9月23日由小呂宋送回香港受審。10月23日,遏雪被陪審團一致裁定謀殺罪成,被判處繯首死刑,於同年11月13日早上行刑。[21][22][23][24][25]
1909年7月9日太古船塢命案船塢工人黃玉常在太古船塢用鐵鎚殺害黃義謀。[26]
1909年解餉印差命案兩名解餉印差加林典(32歲)和馬咸勿根(30歲)在新界坳頭被數人殺死,被告為梁藻生、陳新湖及候秀,其中兩人獲無罪釋放。[27][28][29][30]
1909年9月13日新界深涌命案李五於新界深涌謀殺婦人李黃氏。[31]
1909年3月11日香港仔鐵橋命案香港仔附近鐵橋發現一具穿整齊西服的華人屍體,腹部被刀解開。[32]

1910年代

案發日期案件簡介
1912年8月18日長洲警署殺警案海盜男子杜德鮮及婦人簡帶好、黃盛等行劫長洲捕房。三名印度籍警察,包括副警長(Lance Sergeant)巴格星(Baggat Singh),警員贊打星(Jhanda Singh)及燕達星(Inder Singh)被槍殺,警署附近商店及當舖同樣被洗劫。4名海盜頭目被捕後被押回香港受審,全部被判死刑。同年港英政府決定斥資22,000元,在長洲島上的小山丘興建一幢兩層高的警署。[33][34]
1918年1月22日灣仔機利臣街槍戰案警方接報早前灣仔一連串劫案的賊贓可能藏於機利臣街6號,到場後發現匪徒,引發警匪槍戰,8人死亡,包括5名警員及3名匪徒,另外2名匪徒逃脫,1人被捕。[35]
1918年7月17日大澳警署警察開槍謀殺及自殺案印籍警員德加星(Teja Singh,編號18)以加賓長槍連開數槍擊斃當時大澳警署澳洲籍署長嘉年寧(Glendinning,沙展,編號48),德加星放火燒警署後自殺。[36]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