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C 7424

NGC 7424是一個位於南天星座天鹤座棒旋星系,距離地球約3750萬光年。它的結構和直徑(約10萬光年)與銀河系相當類似[3]。該星系因為螺旋臂結構相當明顯,因此被稱為「宏觀螺旋星系」。在該星系中發現了一顆超新星和兩個X射線超量源。

NGC 7424
观测资料(J2000 曆元
星座天鹤座
赤经22h 57m 18s[1]
赤纬-41° 04′ 14″ [1]
紅移0.003132 (939 +/-2 km/s) [1]
距离37.5 Mly (11.5 Mpc)[2]
视星等 (V)11.0 [1]
特征
类型SAB(rs)cd [1]
角直徑 (V)9.5 x 8.1 arcmin [1]
其他與銀河系類似
其他名称
PGC 070096
參見:星系星系列表

特徵

NGC 7424的形態介於一般螺旋星系(SA)和有明顯棒狀結構的棒旋星系(SB)之間。其他的特徵包含它的中心有一個環狀結構,並且核心亮度低於螺旋臂。偏紅色的棒狀結構代表較古老的恆星分布其中;而較鬆散的螺旋臂偏藍色,代表有電離氫區和大質量年輕恆星組成的星團分布。NGC 7424也被列入 IC 1459 天鶴座星系群的成員星系,但它也被認為可能是不受任何星系群重力束縛的視場星系[4]

SN 2001ig

SN 2001ig是一顆罕見的IIb型超新星,由澳大利亞業餘天文學家羅伯特·埃文斯在2001年12月10日於NGC 7424的外緣發現[5]。IIb型超新星的光譜一開始會和典型的II型超新星一樣有氫的譜線,但不久後會被氧、鈣和鎂的譜線取代,反而與Ib和Ic超新星類似。

NGC 7424 內的超新星 SN2001ig。影像版權:ESO

2002年5月28日,劍橋大學的天文學家斯图尔特·赖德等人發現被認為是SN 2001ig的伴星。該恆星是一顆光譜類型O或B型的恆星,以橢圓形軌道環繞一顆沃爾夫–拉葉星。他們相信這顆伴星會週期性地將爆炸前主星富含氫的外層剝離,造成譜線的改變[6][7]。普林斯頓大學的天文學家艾麗西婭·索德伯格等人也相信該超新星的前身星是沃爾夫–拉葉星,但認為周期性的質量損失是主星和伴星強烈恆星風的結果[8]

超亮X射線源

2002年5月到6月,哈佛-史密松天体物理中心的羅柏托·索里亞等人以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在NGC 7424內發現了兩個超亮X射線源(Ultraluminous X-ray source,ULX)。超亮X射線源即為輻射極大量X射線(超過1032瓦特或1039 erg/s)的天體,並假設這些天體全向輻射(在各方向輻射強度相同)。這些天體輻射的X射線量大於目前所知的恆星現象(包含超新星),但是卻小於活动星系核的X射線輻射量,因此有時候這類天體也被稱為中等亮度X射線天體(Intermediate-luminosity X-ray Object,IXO)。編號 ULX1 的天體是位於相對較少天體的螺旋臂之間空間,並且距離任何明亮的星團或恆星形成區域,而且X射線的光杜可以在20日內增加75%。編號 ULX2 的天體則是在特別明亮的年輕恆星複合體發現的,並且也會在20日內增加X射線光度[2]

參考資料

22h 57m 18s,−41° 04′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