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閦佛

阿閦佛(梵文是अक्षोभ्य,翻到英文是Akshobhya,藏文个发音是Sangs-rgyas mi-vkhrugs-pa),另外还有蛮多个名字,称为不动佛、无动佛、宝幢如来、阿閦鞞佛、阿刍鞞耶佛、恶乞刍毗也佛、不恚佛、无怒佛、無瞋恚佛等等,是五方佛其中个东方佛。

佛名由来

阿閦佛,从汉文意思又名为不恚佛、无怒佛、无嗔恚佛,佛名个由来可以勒《阿閦佛国经》里厢看到。个部经里讲到老早有一位比丘跟牢大目如来学佛,伊发了愿要学各种菩萨道。[1]后首来,大目如来为伊授记,伊成佛个佛名叫阿閦[2]。大目如来告诉阿閦佛,行菩萨道当中最重要个功课是对所有一切众生全都不生瞋恚。这也是为啥体阿閦佛勒佛教中总归是被用来教诫大家修行当中勿可以行瞋恚个原因[3]

阿閦佛,另外又名为不动佛。个是因为阿閦佛个根本行愿是勿为瞋恚所动,所以被称为「不动佛」。此外,勒密宗经典里讲到阿閦佛个辰光,也往往跟「菩提心」联勒一道[4]。,因为勿生瞋恚本来就属于菩提心个具体行持,而且要学佛又特之发起菩提心有绝对关系,所以应该坚定地勿移勿动。

阿閦佛特之阿弥陀佛之间个关系

  • 师徒关系:

《贤劫经》记录了阿閦佛与阿弥陀佛个关系。根据个本经个内容,阿弥陀佛与阿閦佛有师徒个关系,因为阿弥陀佛对于阿閦佛具有教授个事实。经里厢讲到,释迦牟尼佛告诉喜王菩萨,「法供养」才是对佛陀顶好个供养,为此举了一只具体个例子:勒老早老早个辰光,当时个佛是金龙决光,有一位法师,名字叫作无限量宝音,伊受到当时交关比丘排个斥,但伊从不带有怯弱、贪爱生命个想法,而是深入于学习佛陀教授个三昧定境界中。当时辰光四天王天天上个天人都跑来听个位法师讲经,还有一位转轮圣王叫做使众无忧悦音也在听经之列,并且派遣伊个一千名王子、卫士三万人来护卫比丘。当时个位法师就是后来个阿弥陀佛,转轮圣王就是后来个阿閦佛,而转轮圣王个一千名王子是后来颰陀劫当中个千佛。[5]

  • 同门关系:

同样根据《贤劫经》,过去勒严净雷音吼如来时期,有一位法师叫作无量德辩幢英变音,跟了严净雷音吼如来学习三昧定而施之教化众生。当时有一位来学个太子名叫净福报众音。福报众音王太子者,即是西方阿弥陀佛,个位教化度脱众生个法师,就是大目如来。个能样来看,阿弥陀佛与阿閦佛则是同门关系。[6]

  • 大目如来与阿閦佛与阿弥陀佛两位佛陀都有关联。大目如来勒《大宝积经》中被译作「广目如来」,因为毘(vi)是「最高显」的,卢遮(舍)那(Rocana)是「广眼藏」的意思,而广眼就是广目或大目,所以可推定为毘卢遮那佛。阿閦佛与阿弥陀佛,都出于大目如来,可说都是毘卢遮那所流出的。个只观点可以从《佛说瑜伽大教王经》得到支持。[7]

阿閦佛与多杰羌佛的师徒关系

按照藏傳佛教的皈依境傳承,多杰羌佛为十方诸佛、菩萨个师父,其著名个佛陀弟子有五方佛,就是:中央毗卢遮那佛(即大日如来)、东方阿閦佛(又称不动佛)、西方阿弥陀佛、南方宝生佛及北方不空成就佛,由五方佛再传金刚萨埵递传至今。[8]

阿閦佛的佛土世界

妙喜世界[9][10]

阿閦佛个身印

《佛说瑜伽大教王经》卷4:「半跏趺坐垂左足。左手安脐轮。垂右手触地。此是阿閦佛根本印」

阿閦佛个忿怒本尊

东方阿閦佛个愤怒化身是降三世尊,也是密宗里讲个五大明王之一。[11]

阿閦佛个四位菩萨侍者[12]

  • 金剛薩埵
  • 金剛王
  • 金剛愛
  • 金刚喜

阿閦佛的身色

佛身浅青色[13]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