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羅八景

諸羅八景,或曰諸羅六景臺島嘉義之勝景,初,清誌之所擇者六,數更迭。西元一九九五年,投匭以定八景,曰:蘭潭、嘉義市文化中心、嘉義公園、阿里山火車、嘉義植物園、蘭潭後山公園、彌陀寺、文化路夜市[一][二]

有清之朝

康熙二十二年施琅攻台,納之於清,始設一府三縣,府有府八景、縣有縣六景[三]。據康熙五十六年周鍾瑄、陳夢林《諸羅縣志》所載,諸羅縣六景為:玉山雲淨、檨圃風清、北香秋荷、水沙浮嶼、雞籠積雪、龍目甘泉[四]

乾隆七年,劉良璧主修《重修福建臺灣府志》,較諸六景去「雞籠積雪」,添「梅坑月霽、月嶺曉翠、牛溪晚嵐」三者,為八景。乾隆二十七年,衛克堉定「玉山雪淨、蘭井泉甘、羨圃風清、北香秋荷、南浦春草、梅坑月霽、月嶺曉翠、牛溪晚嵐」為諸羅八景[五]:49[六]:17

亦有一說,曰古八景者,「北湖荷香、南浦草青、萬山倒影、月嶺曉翠、蘭井泉甘、檨園風晴、梅坑月霽、虞溪晚渡」也[六]:17

唯前述諸景,於今嘉義市境者,唯「蘭井泉甘、羨圃風清、北香秋荷、南浦春草、萬山倒影」[五]:44、48-49

  • 蘭井泉甘者,今紅毛井也。傍於蘭井里蘭井街,傳為荷蘭人鑿之,市府碑而存之也。
  • 羨圃風清者,今文昌里雙忠廟旁中正路、忠孝路之域,原廣植羨果,今不復存焉。
  • 北香秋荷者,北香湖景也,址於埤子頭、台斗坑之隙,今北香湖公園也,乃休憩之勝境。
  • 南浦春草者,近今朝陽街、民國路之交,原為草原,今皆作樓宇。
  • 萬山倒影者,東門龍王廟前「萬山倒影池」也,圍於今公明路、和平路、共和路、中山路,日治後期即已不存,今俱作街坊[五]:44-49[六]:18-19

民國之朝

二次世界大戰後,新之八景分選於民國三十七年、八十四年[七],列之如後[八]

一九四八年評定之榜
蘭潭泛月
(蘭潭)
檜沼垂綸
(貯木池[註 一]
彌陀曉鐘
(彌陀寺)
康樂暮鼓
(中正公園)
公園雨霽
(嘉義公園)
林場風清
(嘉義植物園)
鷺橋跨浪
(白鷺橋[註 二]
橡苑聽鶯
(北香湖)
一九九五年票選之榜
蘭潭
嘉義市文化中心
嘉義公園
阿里山小火車
嘉義植物園
蘭潭後山公園
彌陀寺
文化路夜市

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