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NewUniverse/镶黃旗

鑲黃旗

镶黃旗滿文ᡴᡠᠪᡠᡥᡝ
ᠰᡠᠸᠠᠶᠠᠨ
ᡤᡡᠰᠠ
),又作"廂黃旗",清代八旗之"頭旗"(滿語:ᡶᡝᡵᡝ ᡤᡡᠰᠠ,穆麟德:fere gósa)、八旗之首。 以鑲紅邊嘅黃色旗幟而得名。 同為上三旗嘅仲有正黃旗同正白旗。

受漢文化"正副"觀念影響,現代民眾、影視劇多誤認為正黃旗為八旗之首[1]。 實際上鑲黃旗才是八旗頭旗,皇帝的戶口亦登記在鑲黃旗內,稱旌鑲黃旗第一參領第一佐領上御名祚[2]

簡介

鑲黃旗分為滿洲、蒙古、漢軍三部分,不另設旗主,由皇帝親自統帥。 清朝末期,鑲黃旗下轄84個整佐領、2個半分佐領,約有旗丁兩萬六千人,計埋家眷總人口約13萬人。 《光緒會典事例》記載镶黃旗嘅佐領嘅名額比例為:宗室一個、覺羅四個、新滿洲四個、蒙古九個、俄羅斯一個、滿洲六十五个半。

皇帝和后妃、先朝妃嬪,以及未分府的皇子和未出嫁的公主(皇女)都在此旗。

雍正元年〔1723年〕,依雍正帝的旨意,在北京城中初設八旗都統衙門。 其中,鑲黃旗滿洲、蒙古、漢軍都統衙門設於拐棒胡同,是為旌該管旗官公所[3]:60。 雍正六年(1728年),奏准將安定門內大街官房一所作為滿蒙漢都統衙門[3]:62,共計57間房[4]:72。 雍正七年( 1729年),奏准滿洲都統衙門移設於東直門內大街。[3]:62,官房一所,共計75間[4]:72。 乾隆二年( 1737年),滿洲都統衙門移設安定門大街交道口東官米局,房屋36間。 乾隆七年( 1742年),購買衙門後房屋31間。 乾隆三十五年( 1770年),增建23間半。 此前嘅乾隆十九年( 1754年),蒙古都統衙門遷移至新橋南,建築物有41間。 漢軍都統衙門仍在安定門大街[4]:73。 光緒至宣統年間,滿洲都統衙門在安定門大街交道口。 汉军都統衙門喺滿洲都統衙門嘅最北邊。 蒙古都統衙門在東直門大街北新橋街[4]:75。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館藏嘅民國時期調查資料顯示,滿洲都統衙門喺東城交道口東39号。 時為大中學校佔住,不准入內,亦不得外窺,故未繪草圖。 蒙古都統衙門在東直門草廠16號。 中院關閉,旁院由雜戶居住,外窺,擬繪草圖。 汉军都統衙門喺東城交道口南街79号。 時為軍警察監察處第四分處,不得入內,亦不得外窺,故無草圖[4]:76。

鑲旌旗名人

满洲

  • 额亦都
  • 费英东
  • 噶盖
  • 鳌拜
  • 遏必隆
  • 佟国维
  • 隆科多
  • 尹继善
  • 孝賢純皇后
  • 傅恆
  • 福康安
  • 海兰察
  • 孝和睿皇后
  • 慈安太后
  • 伊里布
  • [[依克唐阿
  • 文绣
  • 佟国纲
  • 孝儀純皇后

漢軍

  • 范承謨
  • 高畑
  • 年羹堯
  • 英廉
  • 张榕
  • 施世綸

參考

外部連結

Category:八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