Λ点

λ點從一般流體氦(I)相變到超流體氦(II)的溫度,在1标准大气压下約為2.17 K。氦(I)和氦(II)可以共存的最低壓力是在He氣體−He(I)−He(II)的三相点,是在2.1768 K(−270.9732 °C)及5.048 kPa(0.04982 atm),是該溫度下的飽和蒸氣壓(若在氣封英语Hermetic seal的容器內,純氦氣會在液體表面形成熱平衡)[1]。氦(I)和氦(II)可以共存的最高壓力是立方晶系氦固體−He(I)−He(II)的三相点,位在1.762 K(−271.388 °C), 29.725 atm(3,011.9 kPa)[2]

比熱容和不同溫度的圖

λ點的名稱是因為在上述溫度範圍內描繪比熱容溫度的圖時(在上述的壓力下,例如一大氣壓力),會出現希腊文的字母λ。當溫度接近λ點時,其比熱容會到達其峰值,只有在零重力時才能準確量測到可以說明比熱容發散的臨界指數(為了要讓流體在一體積內的密度是均勻的)。曾在1992年太空船的酬載中量過比λ點低2 nK時的熱容[3]

熱容的圖上有出現峰值,而附近的斜率很大,但在該點的值不會趨近無限大,在形變點前後的值都是有限值[3]。熱容在峰值附近的行為可以用公式表示,其中是對比溫度(reduced temperature),是Λ点溫度,是常數(在形變點前和形變點後各有一組值),α临界指数[3][5]。因為在超流體相變時,該指數為負,因此比熱仍為有限值

临界指数α的實際值和最精準的理論判定技術所得值之間,仍有很大的差異[6][4],這些技術[7][8][9]包括高溫膨脹技術、蒙地卡羅方法以及Conformal bootstrapping英语Conformal bootstrapping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