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巴士73A線

九龍巴士73A線是由九巴營運的一條香港新界巴士路線,來往粉嶺華明)及沙田愉翠苑)。

九龍巴士73A線
KMB Route 73A
概覽
營運公司九巴
所屬車廠沙田車廠(S)-上水分廠
使用車輛亞歷山大丹尼士Enviro 500 MMC (ATENU)
斯堪尼亞K230UB(ASC)
线路信息
起點站粉嶺華明
途經大窩西支路、太和大埔墟大埔滘中文大學火炭沙田第一城
終點站沙田愉翠苑
线路长度23.6公里
运行周期68分鐘
起點站服務時間06:00-00:00
终点站运营时间05:40-00:15
班次頻率20-35分
票价$11.5
下行分段收费站点三渡坑往愉翠苑:$8.6
華明←→廣福:$7.6
上行分段收费站点樟樹灘往華明:$7.0
和興村往華明:$5.2
相关路線
服務時間以外
替代线路
九龍巴士N73線
龍運巴士N42A線(只限大埔單向前往北區)
競爭交通港鐵東鐵綫
九龍巴士73線
九龍巴士74D線(廣福邨往九龍坑一段)新界區專線小巴502線

歷史

  • 1983年5月23日:本線前身69線開辦,來往彩園邨至圓洲角,特別繞經火炭工業區一帶。
  • 1984年9月30日:祥華邨入伙,69線途經該處。
  • 1987年6月12日:繞經位於和合石田心臨時房屋區,是粉嶺南首條跨區巴士路線。
  • 1987年8月9日:由於九巴要預留更多巴士線編號給屯門區元朗區,及為了統一北區的路線編號,路線正式更名為73A。
  • 1990年9月23日:本線不再繞經源禾路富豪花園,並於同日改經華明邨
  • 2001年11月11日:沙田區總站遷入愉翠苑
  • 2004年12月28日:本線增設空調巴士服務,當日起加入1輛空調巴士行走。
  • 2011年9月19日:本線提升至全空調服務[1]
  • 2012年2月20日:提早由彩園開出頭班車及尾班車開出的時間至05:30-23:50,並調整班次及改為全部由九巴沙田車廠(上水分支)派車。
  • 2013年8月24日:配合北區區域性巴士路線重組」第二階段實施,北區總站縮短至華明,全線改用單層空調巴士行走,並調整班次[2],並新增華明往廣福的短程分段收費,上車及下車時均須各拍八達通卡一次[3]
  • 2013年11月2日:更改粉嶺行車路線,繞經一鳴路。
  • 2014年10月4日:往華明方向抵和興路後,改經迴旋處、華明路(北行)、一鳴路、華明路(東行)、迴旋處、雷鳴路返回華明巴士總站,不再途經百和路[4]
  • 2015年3月21日:增設到站時間預報。[5]

服務時間(詳細班次)

沙田愉翠苑)開
每天
05:4006:1006:4007:1007:4008:1008:4009:10
09:4010:1010:4011:1011:4012:1012:4013:10
13:4014:1014:4015:1015:4016:1016:4017:10
17:4018:1018:4019:1019:4020:1020:4021:10
21:4022:1022:4023:1023:4000:15

收費

全程:$11.5

粉嶺華明)開
上車站下車站
廣福邨或之前愉翠苑或之前
華明起$7.5^$11.5
三渡坑粤语三渡坑不適用$8.6
  • 有 ^ 之收費必須以八達通卡繳付,並須於下車前再次確認八達通卡方可享有此優惠。
愉翠苑
  • 樟樹灘往粉嶺(華明):$7.0
  • 和興村往粉嶺(華明):$5.2
  • 本線設有12歲以下小童及65歲或以上長者半價優惠。
  • 65歲或以上長者使用長者或個人八達通(包括「樂悠咭」),以及12歲以下合資格殘疾兒童使用「殘疾人士身份」個人八達通繳付車資,均可享有每程$2.0或半價(以較低者為準)的票價優惠;12至64歲合資格殘疾人士使用「殘疾人士身份」個人八達通,以及60至64歲香港居民使用「樂悠咭」繳付車資,均可享有每程$2.0或全費(以較低者為準)的票價優惠
  • 乘客可以現金或八達通於上車時付款,不設找續。
  • 每位成人乘客可免費攜帶最多兩名4歲以下而不佔座位的兒童乘客乘車,超額之4歲以下小童必須繳付小童車費乘車。
  • 持有「九巴月票」之乘客在車票有效期內,每日可享最多10程任何九龍巴士龍運巴士路線(包括本路線,以及聯營路線的九龍巴士龍運巴士提供的班次;惟乘搭機場「A」及「NA」線則可享原價二七折優惠(不會計算每天10次合資格車程));而B1線則每日可享最多各2程(不會計算每天10次合資格車程)。
  • 九龍巴士城巴龍運巴士陽光巴士全職員工及家屬(不包括外判職員)可免費乘搭本路線,惟必須拍職員或職員家屬八達通。
  • 乘客亦可透過多元化電子支付系統(e度嘟)繳付車資,包括使用非接觸式VISA卡、JCB卡、萬事達卡、銀聯卡、美國運通、大來國際、Discover Card、Apple Pay、Google Pay、Samsung Pay、AlipayHK「易乘碼」、支付寶、WeChatHK/微信支付「搭車碼」、銀聯雲閃付「乘車碼」及BOC Pay「乘車碼」。乘客使用此付款方式,使用此支付方式的乘客可享有中途下車之分段收費,以及與其他九巴/龍運獨營路線或聯營線九巴/龍運班次之轉乘優惠,惟不適用於與非九巴/龍運路線之轉乘優惠,亦不能享有「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及「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公共交通票價優惠計劃」。

八達通轉乘優惠

乘客登上本線後150分鐘內以同一張八達通卡轉乘以下路線,或從以下路線登車後150分鐘內以同一張八達通卡轉乘本線,次程可獲車資折扣優惠:

73A ←→ 71K,次程可獲$4.2折扣優惠
  • 73A往愉翠苑 → 71K任何方向。
  • 71K任何方向 → 73A往華明
73A←→74X75X
  • 73A往愉翠苑 → 74X或75X往九龍,次程可獲$6.8折扣優惠。
  • 74X或75X往大埔73A往華明,次程可獲$6.3折扣優惠。
73A←→277X
  • 73A往華明 → 277X往藍田站,回贈首程車資。
  • 277X往聯和墟73A往愉翠苑,次程可獲$6.8折扣優惠。
73A←→70K
  • 73A往華明 → 70K任何方向,次程車資全免。
  • 70K任何方向 → 73A往愉翠苑,回贈首程車資。
73A←→273A
  • 73A往華明 → 273A任何方向,次程車資全免。
  • 273A任何方向 → 73A往愉翠苑,回贈首程車資。

用車

由於非空調巴士陸續退役,在車務調動之情況下(如壞車),都會優先調派後備10米之空調巴士(或11米之舊型號空調巴士)行走。曾試過在8輛車之中,以7輛空調巴士行走,尤以假日經常發生。上水車廠更由2011年1月31日起自行「全冷」,其後本線有時甚至全以空調巴士行走。直至2011年9月11日,上水車廠才開始重新派出非空調巴士行走本線,包括於退役次序位列尾二的11米非空調利蘭奧林比安(S3BL469/FZ5653)。本線也是繼72、72A和74A號線後,第四條空調巴士數目多於非空調巴士的大埔公路(大埔滘段)路線。

隨著巴士服務空調化是大勢所趨,九巴加快將巴士路線轉為全空調服務的速度,在該部巴士(S3BL469/FZ5653),上掛只有8天後,於2011年9月19日起,一口氣將餘下7輛普通巴士換成空調巴士行走,提升至全線空調服務,由於另一條北區路線73亦於同日起改為全空調服務,象徵以北區作總站的所有專利巴士路線已經改為全空調服務,大窩西支路及整個北區也再沒有普通巴士行走。

現時此路線及73線共獲派10輛亞歷山大丹尼士Enviro 500 MMC 12米(ATENU)雙層巴士及1輛斯堪尼亞K230UB 12米(ASC)單層巴士作掛牌車。[6]

車隊編號車牌
ASC5NW1496
ATENU482TH7333
ATENU540TL2480
ATENU544TL1874
ATENU892TX1967
ATENU899TX5440
ATENU900TX5648
ATENU905TX7297
ATENU910TX7051
ATENU912TX7245
ATENU1135UH4551

行車路線

華明開經:雷鳴路、偉明街、百和路、一鳴路、華明路、和興路、大窩西支路、林錦交匯處、大埔公路-大窩段、寶雅路、太和巴士總站、寶雅路、汀角路大埔太和路寶鄉橋、寶鄉街、廣福道、大埔公路(元洲仔段、大埔滘段、馬料水段、沙田段)、沙田路、支路、源禾路火炭路、山尾街、火炭(山尾街)公共運輸交匯處、山尾街、火炭路、大涌橋路小瀝源路、銀城街、插桅桿街、圓洲角巴士總站、插桅杆街、牛皮沙街及翠欣街。

愉翠苑開經:牛皮沙街、插桅桿街、圓洲角巴士總站、插桅杆街、銀城街、小瀝源路、大涌橋路、火炭路、山尾街、火炭(山尾街)公共運輸交匯處、山尾街、火炭路、源禾路、支路、沙田路、大埔公路(沙田段、馬料水段、大埔滘段、元洲仔段)、廣福道、寶鄉街、寶鄉橋、大埔太和路、汀角路、寶雅路、大埔公路-大窩段、林錦交匯處、大窩西支路、和興路、迴旋處、華明路(北行)、一鳴路、華明路(東行)、迴旋處及雷鳴路。

沿線車站

本線的走線圖
粉嶺華明)開沙田愉翠苑)開
序號車站名稱位置序號車站名稱位置
1華明巴士總站1愉翠苑巴士總站愉翠苑公共運輸交匯處
2欣盛苑百和路2威爾斯親王醫院圓洲角巴士總站
3牽晴間一鳴路3愉田苑銀城街
4和興村和興路粤语和興路4第一城中心
5和興路5沙田第一城大涌橋路
6何家園大窩西支路6火炭(山尾街)火炭(山尾街)公共運輸交匯處
7九龍坑7火炭村火炭路
8南華莆8落路下大埔公路-馬料水段
9大窩9九肚山路
10泰亨10海憩閣
11中心圍11麗坪路
12圍頭村12崇基學院
13康樂園大埔公路-大窩段13赤泥坪
14三渡坑粤语三渡坑14大埔尾
15帝欣苑15樟樹灘大埔公路-大埔滘段
16太和站太和巴士總站16鹿茵山莊
17大埔政府合署汀角路17大埔滘公園
18大埔舊墟公園大埔太和路18松仔園
19寶鄉街粤语寶鄉街19荔枝坑
20運頭角里廣福道20翡翠花園
21廣福邨大埔公路-元洲仔段21松濤閣
22雍怡雅苑22雍怡雅苑大埔公路-元洲仔段
23松濤閣大埔公路-大埔滘段23廣福邨
24南苑24廣福道
25荔枝坑25寶鄉橋寶鄉街
26松仔園26林村河畔大埔太和路
27松仔園瞭望台27太和廣場寶雅路
28鹿茵山莊28帝欣苑大埔公路-大窩段
29樟樹灘29康樂園
30大埔尾大埔公路-馬料水段30圍頭村大窩西支路
31赤泥坪31中心圍
32中文大學32泰亨
33崇基學院33大窩
34麗坪路34南華莆
35九肚山路35九龍坑
36火炭村火炭路36何家園
37火炭(山尾街)火炭(山尾街)公共運輸交匯處37和合石新村
38第一城中心銀城街38和興村和興路
39愉田苑銀城街39正覺蓮社學校一鳴路
40威爾斯親王醫院圓洲角巴士總站40欣盛苑欣暉閣華明路
41愉翠苑巴士總站愉翠苑公共運輸交匯處41華明邨康明樓
42華明邨耀明樓
43華明巴士總站

客量

此路線過去定線迂迴,車程緩慢,與東鐵綫及70K等線重疊,導致使用率偏低。直至「北區區域性巴士路線重組」第二階段實施後,此路線轉型為大窩西支路提供頻密前往華明、太和及大埔墟轉乘其他跨區線的接駁功能,客量有所改善。

昔日的73A線[7]

  • 第一代73A線於1977年4月起,由82A線(上水←→文錦渡(新屋嶺),祇在清明節及重陽節期間行走)更改編號而成,1978年10月改稱73R。
  • 第二代73A線於1982年12月24日起投入服務,由73線分拆出來,1983年7月16日起配合九廣鐵路(現稱港鐵東鐵線)電氣化全線通車,改稱73K

相關事件

  • 2003年7月7日:一輛行走本線往彩園方向的丹尼士巨龍(S3N125/DP4806)在大埔南運路與廣福道交界與一輛貨車相撞後,巴士車頭疑被貨車車身勾住,車頭外殼恍如被開罐頭般整幅被貨車扯開,5人受傷,該輛巴士事後退役[8][9]

參考資料及注釋

  • 郭炳華. 蛻變中的香港巴士(九龍新界篇). 香港: 80M巴士專門店. 2010年. ISBN 962-8686-95-X. 
  • 二十世紀新界(東)區巴士路線發展史
  • 《巴士路線發展綱要(3)--沙田.大埔.北區》,ISBN 9628414739005,BSI(香港),80-83頁

外部連結

九巴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