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國際化

人民幣國際化是指人民幣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流通並成為國際計價、儲備和結算貨幣。自2000年代末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直在推進人民币国际化。2009年,中国開展跨境贸易人民币试点结算[1][2]。2014年,香港取消了本地居民每天2万元人民币的兑换限额[3]。截至2014年底,根据SWIFT的报告,人民币已成為全球第五大交易貨幣,占SWIFT支付總額的2.2%,仅次于日元(2.7%)、英镑(7.9%)、欧元(28.3%)和美元(44.6%)。2015年,國際貨幣組織將人民幣納入特別提款權,2016年10月1日正式生效[4]。截至2023年5月,包括阿根廷、巴西、俄羅斯、沙烏地阿拉伯、法國等30個國家與中國大陸進行貿易時都用人民幣進行結算。[5]

参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