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王护国经

经书

仁王護國經》,又稱《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仁王問般若波羅蜜經》、《仁王問般若波羅蜜經》、《仁王般若經》等[1],是法華宗崇尚的護國三經之一。

經題

根據中文名稱,字面回譯成梵文,可能為 Karunikarāja(?) Rāṣṭrapāla Prajñāpāramitā sūtra

施恩布德故名為仁,統化自在故稱為王。仁王是能護,國土是所護,由仁王以道治國故也。般若是能護,仁王是所護,以持般若故仁王安隱。王能傳法,則王是能護,般若是所護也。[2]

內容

  • 序品第一。佛在鷲峰,入大寂靜妙三摩地,毛孔放光,普照十方,菩薩前來集會。
  • 觀如來品第二。說護佛果護十地行,波斯匿王言:「觀身實相,觀佛亦然!」佛為之印可。
  • 菩薩行品第三。
  • 二諦品第四。
  • 護國品第五。
  • 不思議品第六。
  • 奉持品第七。有金剛手菩薩所說咒。
  • 囑累品第八。

翻譯版本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現存兩種譯本:

  1. 《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鳩摩羅什譯,二卷。《出三藏記集》列為失譯經,《法經錄》列入疑經,《歷代三寶紀》、《開元釋教錄》稱是鳩摩羅什[3][4][5]
  2. 765年 (唐代宗永泰元年),不空譯《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二卷。

唐代宗比較新舊譯本後,稱:「惟新、舊經理甚符順,所譯新本文義稍圓。」。[6]並為新譯本作《大唐新翻護國仁王般若經序》。[7]而不空譯本完成後,當時京城各大德高僧皆希望能夠一讀其內容,上表請求唐代宗公開此經,並依照《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所記載,請百法師、置百高座開講本經。唐代宗則欣然同意。[8]明代蕅益智旭撰寫之《閱藏知津》則稱此譯本:“文更順暢最宜流通。”[9]

窥基撰《瑜伽师地论略纂》(卷十),述玄奘说,谓西方未闻有此经本,是则本经梵本之有无亦成问题。然而根據楊維中的研究,印度的抄寫經本往往很少。從《法顯傳》的紀錄中便顯示了印度確實存在只有口傳而無文本存在的情形。[10]同時在《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中,也記載了玄奘接受高昌王請求而開講《仁王般若波羅蜜經》的事實,[11]顯示《仁王般若波羅蜜經》當時在西域頗為流行,不會有漢地造作的可能。最後在不空重翻《仁王般若波羅蜜經》的紀錄中,提到了不空「詳覽晉經,校於梵本。文義脫略,華夷語乖。錄表上聞,再請翻譯。」的重翻緣由,可見確實存在有《仁王般若波羅蜜經》的梵本。且當時參與翻經的高僧大德多達17人,也不存在偽造梵本的可能。[12]而所謂的「晉經」應當就是相當於東晉時期由鳩摩羅什翻譯的譯本。因此《仁王般若波羅蜜經》的梵本是確實存在的。[13]

註解

先後有吉藏圓測、善月、良贲等作疏。另有不空譯《仁王般若念誦法》、《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陀羅尼念誦儀》,介紹念誦儀軌。現代著作有釋圓瑛,《仁王護國經講義》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