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水流年 (1984年電影)

香港電影

《似水流年》(英語:Homecoming)是1984年上映的香港電影,由嚴浩執導,顧美華斯琴高娃等主演。劇情講述港人珊珊回鄉尋根所引發的三角感情風波[2]。本片榮获第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劇本最佳女演員最佳新人最佳美術指導6項大奖[3]。在2005年,獲香港電影金像獎協會票選為「最佳華語片一百部」之一[4]

似水流年
Homecoming
基本资料
导演嚴浩
监制夏夢
制片崔珍妮
编剧孔良
故事嚴浩、孔良
主演顧美華
斯琴高娃
謝偉雄
周沄
許瑞萍
配乐喜多郎
主題曲似水流年〉/梅艷芳
摄影潘恆生
剪辑健健
片长96分鐘
产地 香港
语言粵語
上映及发行
上映日期 英屬香港:1984年9月7日
 美国:1985年4月8日[1]
发行商青鳥電影製片有限公司
票房HK $4,556,416.00

本片是改革開放後香港人到中國大陸拍製的第一部文藝片。時值中英兩國就香港前途問題展開談判,電影中的「回鄉一行」寄託著港人對香港主權移交的困擾和焦慮[5],引起社會一陣討論。

劇情

香港生活多年的珊珊(顾美华 饰)得知祖母在乡下过世,动身返回阔别20年的潮汕老家为祖母奔丧,同时也是想借机逃离城市里的烦恼。与快节奏的城市生活相比,珊珊的老家依旧保持着记忆中的朴实隽永。珊珊与童年舊友阿珍(斯琴高娃 饰)和孝松(谢伟雄 饰)重逢,此时两人已结为夫妻,并育有一名女儿。阿珍现在是一村里的小学校长,是一家之主,而孝松则只知在耕田不问其他,阿珍很爱自己的丈夫和女儿。当阿珍夫妇俩得知珊珊的事业与恋爱烦恼后,决定共同安慰珊珊。可是,女人的嫉妒心让阿珍在同情珊珊之余,又对珊珊与孝松的接触怀有戒心。珊珊的到来打破了原本波澜不惊的乡间生活。

電影夾雜兒時舊憶、鄉土情懷和編導對祖國山河、人事變化的感慨,而以恬淡含蓄的手法出之,堪稱港產文藝片罕有佳作。當中對親情、感情的描寫十分細膩,中間夾雜著似水一般平淡的鄉情。亦見各人關係、兩地之間的小小暗湧。可見剛改革開放時的中國與香港之間的差距與微妙關係。

演員

  • 斯琴高娃 飾 阿珍(黃淑儀配音)
  • 顧美華 飾 張珊珊
  • 謝偉雄 飾 孝松
  • 周沄 飾 忠叔
  • 强君高 飾 超伯
  • 邢馬力 飾 王老師
  • 許瑞萍 飾 許老師
  • 曾瑜 飾 豆妹
  • 葉煒征 飾 强仔

電影歌曲

主題曲

歌名演唱者作曲填詞編曲
似水流年梅艷芳喜多郎鄭國江黎小田

獎項

年份頒獎典禮獎項名字結果
1985第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獲獎
最佳導演嚴浩獲獎
最佳劇本孔良獲獎
最佳女演員顧美華提名
斯琴高娃獲獎
最佳新人顧美華獲獎
最佳攝影潘恆生提名
最佳剪接健健提名
最佳美術指導張叔平獲獎
最佳音樂喜多郎提名
最佳電影歌曲似水流年
主唱:梅艷芳
作曲:喜多郎
填詞:鄭國江
提名
十大華語片獲獎
2005香港電影金像獎協會最佳華語片一百部獲獎
(第二十三名)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