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四十二章經

四十二章經》,相傳是佛教傳至中國第一部譯出的佛典,內容是把釋迦牟尼佛所说的某一段话称为一章,一共選錄四十二段話,编集而成。此經來歷,據說是因為漢明帝夜夢金人,大臣告知金人是西方名為的神,於是明帝遣使求訪西域,使者於大月支沙門攝摩騰得佛經四十二章,譯寫此經後返還洛陽

此經有三種版本,最早期的高麗本,其內容全屬小乘佛教關於「無常」、「四大非我」、「得」等等的教義,流傳最廣的守遂本則增以「見性學道」、「無修無證」等大乘佛教教義。又據高麗本各章內容,多與漢譯四阿含巴利五部相同,可知此經係類似巴利《經集》之類的「經抄」,其原本當來自印度[1]

題解

據傳永平年間,東漢明帝夜夢金人,召群臣解夢。通人傅毅指金人為,於是天子派遣中郎蔡愔羽林郎中秦景、博士弟子王遵等人作為使者前往西方尋訪佛法。使者在月支國遇僧人攝摩騰得佛經四十二章,譯寫此經後返還洛陽,收藏於蘭臺石室第十四間。一說,攝摩騰和使者同還雒陽,得漢明帝接見。攝摩騰在雒陽城外白馬寺譯出《四十二章經》一卷,藏置蘭臺石室[2][3][4]

《四十二章經經序》稱:「遣使者張騫、羽林中郞將秦景、博士弟子王遵等十二人至大月支國寫取佛經四十二章」,不過張騫當時早逝世許久,此說有誤。

傳譯

《四十二章經》

後漢書》記載襄楷在延熹九年(166年)上書桓帝太平清領書》,其書云:「浮屠不三宿桑下,不欲久生恩愛,精之至也。天神遺以好女,浮屠曰‘此但革囊盛血’,遂不眄之。其守一如此。」所謂“不三宿桑下”,源於此經“樹下一宿”;“革囊盛血”乃引此經“革囊眾穢”,證明在東漢時《四十二章經》已傳至中國。

另外,東漢牟子的《理惑論[3]和東晉郗超的《奉法要》[5]也引有《四十二章經》。

現存《四十二章經》,有三個版本:

  • 高麗版大藏經
  • 宋真宗注本
  • 守遂註本

高麗版大藏經出於北宋初,內容最接近古本。宋真宗註本及守遂註本,經過許多更動,已混入許多儒家、道家及禪宗的思想。後世最風行的版本是守遂註本,但是這也是刪改最多的版本。

內容

本經由阿含法句等佛經摘抄而成,簡要說明佛教的基本教義。內容包括了佛教的修道綱領,說明出家在家精進離欲,由布施持戒禪修,增長善業、如實了知非我智慧,即可證得四沙門果

本經沒有詳細説明佛敎的天地觀,而是簡明扼要地講述一些人生道理丶 勸人行善棄惡和持戒等等[6]。本經也沒有提及「一切空」、「五蘊皆空」等思想,只是提及由大種所構成的身軀並非自我,如此解釋:「佛言:『熟自念身中四大,名自有名都為無吾,我者寄生,生亦不久,其事如幻耳。』」否定了假名我的實有性,但沒有否定即蘊我的實有性。本經也提到:「阿羅漢者,能飛行變化,住壽命,動天地。」可知其仍以成為神通廣大的阿里漢為修行目標,本經又提到:「要心垢盡,乃知魂靈所從來,生死所趣向,諸佛國土、道德所在耳。」可見其仍存有對於常住不變的心魄的執念,沒有像大乘佛教那樣主張放棄對於即藴我的執念,由此可知本經是小乘佛教典籍。

宋朝時代,禪宗祖師加入許多禪宗的觀念及用語,後來與《八大人覺經》、《佛遺教經》合稱為「佛遺教三經」。

注解

  • 宋.真宗,《四十二章經御注》,一卷,大藏第三十九冊
  • 宋.守遂;明.了童(補注),《四十二章經注》,一卷,《卍續藏》第五十九冊
  • 明.蕅益大師,《四十二章經解》,一卷,《卍續藏》第三十七冊
  • 清.續法大師,《四十二章經解疏鈔》,一卷,《卍續藏》第三十七冊
  • 民國.太虛大師,《四十二章經講錄》,一卷,大虛大師全集第六冊
  • 尚榮,《四十二章經》,2012年,聯經出版

考證

梁啟超曾疑此書為偽,他在《四十二章經辯偽》中說:「質而言之,則乃撰本,而非譯本也。……其人不能于漢代譯家中求之,只能向三國兩晉著作家中求之。要之,此書必為中國人作,而非譯自印度。作者必為南人,而非北人。其年代最早不過,最晚不過東晉。而其與漢明無關係,則可斷言也。」

湯用彤指出本經「互見於巴利文及漢譯佛典者極多,可知其非出漢人偽造」,但他同時表示:「 … 諸章如細研之,實在於漢代道術相合。」[7]現代學者大多支持湯用彤的說法。

北京大學教授林梅村認為此經譯自犍陀羅語之《法句經》;而季羨林認為,此書是譯自大夏語的《法句經》,原先只稱《佛經四十二章》,並不是一部完整的“經”,而是與《法句經》相同,是從佛教經文中抄寫出片段,作佛教入門之用[8]呂澂在《中國佛學源流略講》中認為四十二章經為舊譯《法句經》的摘抄,並晚至兩晉之際方告問世[9], 呂也認為:「此經抄出年限,最早不能超過《化胡經》(出西晉道士王浮),最晚不能晚於《支敏度錄》(出東晉成帝時支敏度) 」,「《四十二章經序》本來沒有談到是翻譯,僧佑(梁《出三藏記集》編著者)在這裡加上竺摩騰(即攝摩騰)作為譯者。」[10]

其他

金庸的武俠小說《鹿鼎記》以尋找《四十二章經》中的藏寶圖作為故事主要軸線之一。

參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