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片

化合物

冰片(分子式:C10H18O),又名片脑桔片龙脑香梅花冰片羯布罗香梅花脑冰片脑梅冰龍腦瑞脑腦子天然冰片老梅片梅片等,是由2个异戊二烯结构单元组成的环状化合物,属于单萜衍生物[1]。根据旋光性分为左旋龙脑和右旋龙脑[2]。右旋龙脑主要来源于龙脑樟和阴香树[3],而左旋龙脑主要来源于菊科植物[4]

冰片
冰片
IUPAC名
endo-1,7,7-Trimethyl- bicyclo[2.2.1]heptan-2-ol
识别
CAS号507-70-0  checkY
464-43-7((+))  checkY
464-45-9((-))  checkY
PubChem6552009
ChemSpider5026296
SMILES
 
  • CC1(C2(C)C)C(O)CC2CC1
InChI
 
  • 1/C10H18O/c1-9(2)7-4-5-10(9,3)8(11)6-7/h7-8,11H,4-6H2,1-3H3/t7-,8+,10+/m1/s1
InChIKeyDTGKSKDOIYIVQL-WEDXCCLWBQ
ChEBI15393
KEGGC01411
IUPHAR配体6413
性质
化学式C10H18O
密度1.011 g/cm3 @ 20oC
熔点208°C
沸点易升华
危险性
欧盟危险性符号
有害有害 Xn
易燃易燃 F
警示术语R:R33-R36/37/38
安全术语S:S26-S37
MSDS英文MSDS
若非注明,所有数据均出自标准状态(25 ℃,100 kPa)下。

合成

生物合成

冰片的合成前体细胞质中的甲羟戊酸途径和质体中的4-磷酸-2-甲基赤藓糖途径产生的异戊烯基焦磷酸和二甲基烯丙基焦磷酸合成[5]。在香叶基焦磷酸合酶的催化作用下,这些合成物缩合生成香叶基焦磷酸[6],随后在二磷酸龙脑合酶的作用下环化成二磷酸龙脑,最终在碱性磷酸酶的作用下脱去磷酸基团生成龙脑[2]。此外,龙脑在龙脑脱氢酶的催化作用下被氧化成樟脑[7]

人工合成

冰片极易被氧化而生成樟脑,人工合成方法是通过Meerwein–Ponndorf–Verley还原反应将樟脑还原成冰片。加入硼氢化钠可以加快反应速率,使反应成为不可逆反应,这是由于动力学控制反应产物为异冰片

利用

冰片被认为具有抗菌、保护心脑血管、镇痛消炎、防止血栓、促进药物透过血脑屏障等多种作用[8]。常应用于临床治疗,作为止痛剂镇痛剂麻醉剂[9]

毒性

冰片具有剂量毒性,大量使用会引起毒性反应。[10]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