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玉堂

包玉堂(1934年8月24日—2020年4月28日),原名包祖堂,曾用名包裕堂,笔名夜光、山音,男,仫佬族广西罗城人,中国少数民族诗人、文化工作者。

包玉堂
个人资料
性别
出生(1934-08-24)1934年8月24日
逝世2020年4月28日(2020歲—04—28)(85歲)
民族仫佬族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政党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

生平

1934年8月24日(农历七月十五)出生于广西罗城县四把乡石门村冲眷屯的一个贫苦农民之家。父亲包启宽,少年时就给有钱人家打工。母亲罗氏,是种田兼挖煤的农民之女儿。祖母和母亲都是歌手[1]。仅读了一年私塾,两年半小学和半年初中,就因极度穷因而辍学。1949年底徒步走到庆远镇,进入庆远专区行政干部学校第一期学习,曾任剿匪征粮工作队队员,土地改革工作队队员。后来因为左脚受伤回家疗养,就地担任小学教师,第二年被评为全县模范教师,调到乡中心小学任副教导主任[2]。1953年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9月进入柳州专区宜山师专中文科学习[3]。1959年调至中共柳州地委宣传部工作,参加歌剧刘三姐》的集体创作,并被吸收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任柳州专区文联副秘书长。1963年后任广西文联专业作家[4]。1976年,任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局副局长、党组副书记。1979年后,任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作家协会广西分会副主席,并兼任区文联党组成员、广西对外友好协会副秘书长等职[5]。1996年8月退休。2020年4月28日在南宁逝世[6]

出版物

著有集《虹》《歌唱我的民族》《凤凰山下百花开》《在天河两岸》《回音壁》《清清的泉水》《春歌不歇》《红水河畔三月三》《乡情集》,散文集《山花寄语》等,主编《南国诗丛》《繁花诗丛》《芦笛词丛》《仫佬族民间故事集》等。

1955年,他根据苗族民间传说,创作长篇叙事诗《虹》。1958年在上海新文艺出版社出版《歌唱我的民族》诗集(其中《走坡组诗》被译为英文),获广西民族文学一等奖[7]。在1976年3月号《广西文艺》发表《东风浩荡,献给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十周年》。全诗259行,歌颂文化大革命,充满着左的思想,在当时影响较大[8]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