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睦

司馬睦子友河内郡温县(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晉朝宗室,曹魏中郎司馬進之子,譙剛王司馬遜之弟。

生平

司马睦在曹魏年間封安平亭侯,任侍御史晋武帝司马炎接收禅让建立西晋后,于泰始元年十二月丁卯(266年2月9日)封司馬睦為中山王[1],食邑五千二百戶。

司马睦自己上表请求依照六蓼祭祀皋陶、鄫杞祭祀相的制度建立宗庙。晋武帝将此事交给太常按照礼典评议。博士祭酒刘憙等人议:“《礼记·王制》记载,诸侯设五庙,二昭二穆,加上太祖庙共五个。据此立始祖的庙,指的是嫡传系统的继承,一个人可以立。假如旁支兄弟都是诸侯,最初被封的国君不能立庙。如今司马睦不是正统,如果立祖庙,中山不能并列。后世的中山王才能为司马睦立庙,作为后世子孙的始祖。”诏书说:“礼制条文不明,这是关系到制度的大事,应该详细审定,可交付礼官广泛议论,再处理此事。”[2]

泰始三年(267年),司隶校尉李憙揭发司马睦与前任立进县令刘友、前尚书山涛、尚书仆射武陔等都有霸占官府稻田的行为,请求免去司马睦等人的官职。晋武帝下诏谴责并处死刘友,但没有追究司马睦等人的罪责。[3]

咸寧三年(277年)七月[4],司馬睦募徙其國內的七百餘戶的罪犯,被冀州刺史杜友上報,司馬炎據有司奏,降封司馬睦為丹水縣侯[5]

晉滅吳之戰後的六月,司馬炎下诏恢复司马睦的爵位[6],有司奏將司馬睦封江陽王,司馬炎則以司馬睦自省和江陽郡太遠為由,封司馬睦為高陽郡王元康元年(291年),司馬睦任宗正,卒於任內。[7]

家庭

子女

  • 司馬彪,由於早年薄行,司馬睦將其出繼給叔叔司馬敏,廢其繼承權。[8]
  • 司馬蔚,世子,早卒[9]

  • 司马毅,司马蔚之子,嗣高阳王

后嗣

延伸阅读

晉書·卷037》,出自房玄齡晉書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