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祚

商周祚(1577年1月26日—17世紀),明兼等軒浙江紹興府會稽縣人,明朝政治人物。

生平

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以《詩經》中举人第二十八名,二十九年(1601年)會試第三名[1],中三甲進士,授福建邵武縣知縣[2]。擢給事中,歷太僕寺少卿,累官兵部侍郎。萬曆四十八年(1619年),擢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撫福建[3],任內不徵民間一錢,抗擊倭寇,擒斬盜賊。天啟二年(1622年),荷蘭人佔據澎湖,商周祚私下答應荷蘭艦隊司令雷約茲(Cornelis Reijersz),只要撤出澎湖,就允許他們在台灣貿易[4]。最後商周祚命令南路副總兵張嘉策強行要求荷蘭人撤返,“但师行粮从,无饷则无兵。”张嘉策被朝廷革职查办,改由俞咨皋接任。

天启三年二月,朝廷以南居益取代商周祚出任福建巡抚。天启五年(1625年),任兵部右侍郎两广总督。次年升任兵部尚书,以母年老,請求归养,鄉居十载。崇祯十年(1637年),复任都察院右佥都御史。不久因屢違聖意被革職,返歸故里[5]南明弘光政權時擔任吏部尚書,於1646年(順治三年,南明隆武二年、監國魯元年)六月降[6]。女兒商景蘭嫁祁彪佳[7]

遺迹

商周祚墓地在绍兴县兰亭镇联合村(今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兰亭街道聯和村),其墓地在文革前还保存完好,规模极大,墓前有一甬道,一个墓道牌坊,两侧摆放着石人、石马、石虎、石羊、石狮各一对,後毁于文革[8]

家族

曾祖行太僕寺卿商廷試。祖父隆慶五年進士、太僕寺左少卿商為正

父親商維河。母親劉氏。弟商周初(崇禎元年進士)、商周祐、商周祺、商周礽、商周祥[1]

夫人朱氏[1]。孫女商可、商采[9]

次女商景徽,適徐咸清(?—1689年)[10]。外孫女徐昭華適諸生駱加采,有“徐都講”之稱。工楷隸,善畫,尤工畫蝶。有《花間集》、《徐都講詩》[11]

三女商景蘭(?—1688年),適蘇松總督祁彪佳(1603年—1645年)[10][12][13]。外孫祁理孫(1627年—1687年)娶張德蕙(張萼女兒,張萼和祁彪佳是表兄弟又是連襟,即張萼為其姨丈)[10];曾外孫祁昌徵、祁曜徵。外孫祁班孫(1633年—1674年)娶朱德蓉(朱用舟堂姐妹,即其三伯朱兆憲的女兒),無子女[10]。外孫祁同孫(1636年夭折)[14]。外孫女祁德淵適姜廷梧(戶部尚書姜一洪少子),五子五女[15][16];外曾孫姜兆熊、姜兆鵬[15]。外孫女祁德玉(1630年—1717年)適朱用舟(1632年—1673年,後改名為堯日,朱兆宣兒子,朱兆宣的姐妹即朱燮元女兒——祁彪佳弟媳、祁象佳的妻子),一子二女[10];外曾孫幼女適德清縣(今屬浙江省湖州市)學訓導趙汝龍[10];外玄孫趙昱(1689年—1747年)[10];外來孫趙一清(1711年-1764年),整理《水經注》,和同時期戴震取得相似的成績[10];外玄孫趙信(1701年—?)[10]。外孫女祁德瓊,適諸生王鰐叔[10][17]

女兒商景莘,早逝,適張萼(張岱堂弟,祁彪佳二姨父張聯芳的兒子,是祁彪佳的表弟:即商景莘嫁给三姐夫的表弟)[10]。外孫女張德蕙[10]

中表兄弟劉宗周(1578年—1645年);劉宗周之祖父為劉焞,與商周祚之外祖父劉炆為同宗兄弟;劉焞曾祖為劉鐸、劉炆曾祖為劉鑑,劉鐸及劉鑑為劉玘長子及四子:劉宗周及商周祚有共同七世先祖[12]

著作

  • 《水澄刘氏家谱序》[12]

參考文獻

相關條目

官衔
前任:
黎應鳳
明朝邵武縣知縣
萬曆年間
繼任:
吳甡
前任:
王士昌
福建巡撫
萬曆年間
繼任:
南居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