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鐵路公司

臺灣鐵路的營運機構

國營臺灣鐵路股份有限公司,通稱臺灣鐵路公司臺鐵公司,是臺灣鐵路的營運機構,由原臺灣鐵路管理局於2024年1月1日公司化轉型而來[4][5][6]

國營臺灣鐵路股份有限公司
State-owned Taiwan Railway Corporation, Ltd.[1][2]
其他名稱臺灣鐵路公司
臺鐵公司
國營臺鐵公司
公司類型未上市公司交通部國營事業
統一編號07524729
公司前身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
成立2024年1月1日
(173天)
代表人物董事長杜微
總經理:馮輝昇
總部 中華民國臺灣
100230 臺北市中正區黎明里北平西路3號3樓
产业鐵路運輸業
員工人數17,360人(2024年度預算:正式職員17,354人,正式工員6人)[3]
主要股東交通部獨資
网站www.railway.gov.tw
台灣交通系列
台灣交通相關條目

歷史

臺鐵公司化,走向現代企業組織型態的改革,最早是在2003年時發起討論。當時的行政院同意並且承諾,將由政府接收因配合政策營運造成的虧損負債,並且負擔臺鐵維修及購車的經費,不過歷經兩次政黨輪替,即使參與臺鐵組織改革相關計畫的學者和官員都認為應該盡快進行,公司化卻沒有任何實質進程,增加的只有臺鐵的負債[7][8]

2018年發生普悠瑪號列車出軌事故;2021年經歷北迴線太魯閣號列車出軌事故。至此政府終於下定決心,提出優先解決臺鐵組織文化與長期財務虧損問題[7][9]交通部修改及再次提出臺鐵公司化的規劃以及研擬母法草案,於2022年3月送進立法院審議。不過這個草案版本,卻沒有最主要的安全及營收的相關改革計畫[8]。於是同年5月1日,臺灣鐵路工會發起並執行勞動節不加班運動,抗議未經協商的公司化母法草案[10];經過多次的草案修正協商,工會宣布取消「端午節不加班」[11]。5月27日,立法院三讀通過《國營臺灣鐵路股份有限公司設置條例》,正式掛牌前將持續研議16項子法[12][13][14]

雖然尚有意見分歧待議[15],如預期出現員工離職與退休潮[16],歷經136年的臺灣鐵路管理局仍依計畫,於2024年1月1日正式掛牌改制「國營臺灣鐵路股份有限公司」(略稱臺鐵公司)[17][18][19]

依據公司化條文協商結果,交通部將臺鐵原本的債務全數轉移至鐵道局並設立償債基金[20]。臺鐵公司估計現金流的部分,於2026年可以轉虧為盈,最關鍵的臺鐵凍漲28年的票價問題,接受訪問的學者及專家都建議不應忽視要儘早規劃,否則只是清零後重新負債。董事長杜微於掛牌儀式後的記者會訪問中表示,會先行研議細則,在安全與服務到位後才會進行[7][8][21]

2024年1月12日,行政院核定通過臺鐵償債基金計劃,鐵道局將啟動修法,移撥臺鐵4大主要資產,現為國家鐵道博物館臺北機廠,土地部分將列入容積轉移協助償債[20]

組織架構

位於板橋車站內的北區營運處

臺鐵公司化後組織將進行改造,依據《國營臺灣鐵路股份有限公司設置條例》規定組成董事會,成員有董事長、董事成員及監察人,內部單位包括稽核室及秘書室;總經理下置副總經理、襄理及助總經理。營運方面,設有17個局處單位,以及附業營運處,資產開發處及北區、中區、南區及東區營運處等6個分支機構;另設廠、段、中心、隊、所、分處等49個派出單位[22]

組織改造中,除了董事會成立之外,另一個研議重點是關於運務、工務、機務及電務4個處。這4個處在臺鐵局時期各為平行單位,直屬總部中央管理,未建立有效橫向溝通管道,第一階段將改變為由各處督導分轄管區域,成立北、中、南及東4個分區營業處,不用再透過總部下達指令[23][24]。2024年1月1日,北中南東4個營運處同時成立揭牌[25],其中原本的花蓮運務段整合了宜蘭段及台東段成立東區營運處,為臺鐵公司路線管轄最長的營運處[26]。未來待臺鐵公司運作穩定之後,會將單位再下放,完全分區管理[23][22]

歷任首長

任別姓名就職時間卸任時間備註
董事長
1杜微2024年1月1日現任原臺灣鐵路管理局局長[27]
總經理
1馮輝昇2024年1月1日現任原臺灣鐵路管理局副局長[27]

參考資料

引用來源

外部參考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