坪乐铁路

粤汉铁路的一段废弃旧线

京广铁路坪石-乐昌区段修建于20世纪30年代,与粤汉铁路一并开通,已于2006年废弃。此区间长53公里,沿武江峡谷东岸蜿蜒,为历年防洪抢险重点;该区间左临九峰山为深堑,右临武水为高堤。全区段有曲线131个,占区间总长的65%,其中半径小于400米的有65个,最小半径229米;如此的线路和地质条件限制了行车速度,使列车只能以40公里/小时的速度,通过此区间需花费1小时[1][2]

历史

1929年3月,粤汉铁路株韶段工程局在广州成立,凌鸿勋担任总工程师[3]。凌鸿勋上任后,否定了英国工程师所制定的需要建设大量隧道的方案,将粤汉铁路走向改为绕着武江河谷一路蜿蜒,到乐昌再笔直南下韶关,从而绕开险峻的大瑶山[3];此方案即为坪石-乐昌区间。虽然此方案减少了工期和成本,但是本区间所经的山势险峻、地形复杂,线路的里程长、曲线半径小、坡度大[4]

在京广铁路改造为双线铁路时,为提高列车的运行速度,新建的大瑶山隧道成为了京广铁路新的正线,使京广铁路的运营长度缩短了14.94公里,隧道内新建的轨道也提高了列车的通过速度[4]。然而,由于大瑶山隧道内地质构造复杂,有时甚至会影响到运营的安全[5],这段旧线作为战备路线被保留,以避免京广铁路的运输中断[6]。另外,囿于当时公路交通的不足和附近的地形不便,这段旧线也成为了武江东岸居民唯一的交通通道:食物需要通过铁路运输入山,居民也需要通过线上的通勤列车来往乐昌市区[7],一些在大源镇上学的学生也会通过这段铁路上下学[7],在赶集日和春节期间还需要加开列车[7]。1994年,乐昌峡开设了“九龙十八滩”漂流景点;随后,羊城铁路总公司(广州局集团的子公司)也利用坪乐旧线推出了旅游列车,使游客从坪石漂流到小滩上岸后,可以坐火车回到乐昌[7]

2002年,乐昌遭到洪水侵袭,坪乐区间部分损毁,通勤列车也被迫停运;为解决出行问题,当地一些居民自制了“铁路摩托车”,通过尚能通行的铁轨和摩托车的动力,在这段区间内来往[7]。2006年,坪石-乐昌的旧线在猛烈的洪水冲击下严重受损,当地居民只能沿着铁路或残存的路基步行[8][9]。由于铁路损毁严重[9],加上赣韶铁路京广高速铁路的通车,坪乐旧线失去了作用,因此被废弃。

由于武江峡谷和瑶山一带风景秀丽,一些背包客鐵道迷也会沿着废弃后的旧线踏青、拍照[10]

2013年1月,乐昌峡大坝开始蓄水,在库区内被淹没的坪乐旧线就此走进历史[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