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庄严经论

大乘庄严经论》(梵語:Mahāyāna-sūtrālamkāra-kārikā[1],是古印度瑜伽行唯識學派的僧人無著所撰(或說彌勒造頌,無著傳出,世親造釋)[2]唐朝波羅頗迦羅蜜多羅漢譯。是唯识宗的“六經十一論”之一。現代另有經索達吉堪布比較藏文版本潤飾文字的漢譯本,另取漢譯名稱為《大乘經莊嚴論頌》:具足七大,稱為大乘,以圓滿所有大乘經藏之密意的五種無上義理而成為開顯莊嚴,所以此論名謂“經莊嚴”,因為它以偈頌闡釋,故謂“頌”。(理由類似窺基大師)[3]

藏文本由吉祥積(dPal brtsegs)所譯出,藏传佛教认为此书作者为無著菩薩於兜率天法宮中,直接受補處弥勒菩萨親傳《慈氏五論》之一。1907年,法國學者Sylvain Lévi在尼泊爾發現了此經的梵文寫本。[4]

此論的註釋有藏譯本的《世親釋》、《大乘莊嚴經論·無性釋》與《大乘莊嚴經論·安慧釋》。[5][6]

註釋與引用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