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鵝座V1500

天鵝座V15001975天鵝座新星是在1975年出現在天鵝座的一顆明亮新星。在20世紀發現的所有新星中,僅有1942年的船尾座CP亮度超過它,使它擁有20世紀中第二亮新星的頭銜[8]

天鵝座V1500(V1500 Cygni)

1975天鵝座新星(中),
拍攝於1975年8月30日07:00 UT。
圖中還顯示了天鵝座59號(星等4.8)、
天鵝座60號(5.4等)和天鵝座63號(4.5等)
觀測資料
曆元 J2000.0
星座天鵝座
星官
赤經21h 11m 36.581s[1]
赤緯+48° 09′ 01.95″[1]
視星等(V)1.69 to <21[2]
特性
变星类型快新星[2] + 非同步偏振[3]
天体测定
视差 (π)0.7770 ± 0.1867[1] mas
距离approx. 4,000 ly
(approx. 1,300 pc)
绝对星等 (MV)−10.7 (極大)[4]+7.8 (極小)[5]
詳細資料
WD
質量1.20[6] M
半徑0.009[7] R
亮度5[7] L
溫度54,000[5] K
donor
半徑0.42[5] R
溫度3,000 - 5,200[5] K
Other designations
RX J2111.6+4809、新星天鵝座1975、AAVSO 2108+47
參考資料庫
SIMBAD资料
AAVSO的新星天鵝座1975的光變曲線。給出的日期是儒略日的日數。

1975年8月29日,日本栗崎的本田實(Minoru Honda)發現天鵝座V1500時,它的視星等高達3.0等[9]。第二天,它變亮到1.7等,然後迅速黯淡下去。然後在3天內降低3等,在45天內總共降低7等。它是20世紀變光最快、光度變化最大的新星。在達到最大值後的680天,這顆恆星的亮度變暗至12.5等。

天鵝座V1500的位置(紅圈)。

它是一顆武仙座AM型變星,由紅矮星的伴星將物質流沉積到高度磁化的主星,白矮星上。天鵝座V1500的距離是由麥克唐納天文台於1977年計算得到的,為1,950秒差距(6,360光年)[10]。此外,天鵝座V1500是第一顆被發現的同步偏振星。這種區別顯示白矮星的自旋週期與雙星軌道週期略有不同[11]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進階讀物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