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順庄

安順庄臺灣日治時期1920年至1945年間存在之行政區,轄屬台南州新豐郡。安順庄在二戰後成為臺南縣安順鄉,而後於1946年3月10日併入臺南市,並改為安南區至今。

日語寫法
日語原文安順庄
假名あんじゅんしょう
平文式罗马字Anjunshō
1930年安順庄(下)與七股庄(上)地圖:土城子與青草崙(中)仍屬七股

行政區劃

安順庄在清治時期隸屬外武定里(部分)、西港仔堡(部分),於日治時期1896年4月隸屬於臺南縣。1897年5月,外武定里隸屬「臺南辨務署」,西港仔堡隸屬「蕭壠辨務署」。1901年11月,縣和辨務署廢止,安順庄境內改隸屬於臺南廳鹽水港廳,外武定里隸屬「臺南廳安平支廳」,西港仔堡隸屬「鹽水港廳蕭壠支廳」。1904年3月,台南廳實施街庄整併,安順地區整併為9庄,成為日後大字的雛形。1909年10月,鹽水港廳廢止蕭壠支廳改隸於臺南廳。

安順庄成立

1920年10月1日,原堡里之行政區廢除,街庄改為大字;外武定里之和順藔庄、安順藔庄、溪心藔庄、媽祖宮庄、海尾藔庄,西仔港堡之公親藔庄、學甲藔庄等7個庄合併為「安順庄」,「安順藔」改稱「安順」,街庄名稱的「藔」改為「寮」,「仔」改為「子」[1];轄域內分為安順和順寮溪心寮媽祖宮海尾寮公親寮學甲寮等7個大字

併入土城子及青草崙

土城子青草崙於1920年至1938年間原屬北門郡七股庄,但由於兩大字位於曾文溪北支流與南支流(又名鹿耳門溪)間沙洲,加上1931年後曾文溪河堤興建,鹿耳門溪河道縮小、北支流成為主流,居民與新豐甚至臺南市互動往來較頻繁。故當局順應民情,於1938年4月1日改隸安順庄(府令9號)。此時安順庄下轄9個大字,同時使得新豐與北門兩郡此後以曾文溪為界,分居南北[2]

戰後

戰後安順庄改為台南縣安順鄉,1946年劃入台南市,改名為安南區。土城子與青草崙亦順勢成為臺南市之一部份,唯發展仍與市區有一定落差。

安順庄行政區劃變遷
1901年(臺南廳、鹽水港廳時期)1909年(臺南廳時期)1920年(臺南州時期)1946年(戰後)
臺南廳外武定區五塊藔庄、舊和順藔庄、新和順藔庄、中洲藔庄、外塭庄外武定區和順藔庄安順庄和順寮台南市安南區
布袋嘴藔庄、新宅庄、溪頂藔庄、頂安順藔庄、下安順藔庄、新藔庄、總頭藔庄安順藔庄安順
溪心藔庄、十三佃庄溪心藔庄溪心寮
港仔藔庄、四草湖庄、媽祖宮庄、十二佃庄、本淵藔庄媽祖宮庄媽祖宮
海尾藔庄海尾藔庄海尾寮
鹽水港廳西港仔區公親藔庄、公塭仔庄西港仔區公親藔庄公親寮
學甲藔區學甲藔庄、西南藔庄塭仔內區學甲藔庄學甲寮
土城仔庄、虎尾藔庄、鄭仔藔庄、中州角庄、郭份藔庄、蚵藔庄、海藔仔庄(部分)土城仔庄七股庄土城子
青草崙庄、沙崙腳庄、海藔仔庄(部分)青草崙庄青草崙

設施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