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起义

北宋末年民变

宋江起义北宋末年在河北、山东、江苏一带的一次民變。其事迹被后世不断演绎,成为《水浒传》的历史原型素材。

宋江涉及地区

事迹

宋徽宗宣和元年(1119年),宋江史斌楊志等36人在梁山泊(又名梁山泺,今山东省梁山县郓城县之间)起义,率众攻打河朔京东东路(治青州,今山东省青州市),转战青州、齐州(今山东省济南市)至濮州(今山东鄄城北)间,攻陷十余州县城池,声势日盛。十二月初二,宋徽宗采纳知亳州侯蒙的建议,招安宋江,没有成功[1]。徽宗命知歙州曾孝蕴率军征讨。宋江从青州南下沂州(今山东临沂)。

宣和三年(1121年)二月,攻取淮阳军(治下邳,今江苏省睢宁西北古邳镇东),从沭阳乘船到达海州(今江苏省连云港西南海州区)。海州知州张叔夜设伏,诱战宋江登岸[2]。五月,宋江率众登岸后遭伏,船只被焚,战败被俘,起义失败[3]

南宋之后的一些野史记载宋江参与征方腊之事。[4]但《东都事略·徽宗纪》将平宋江列在平方腊之后,《宋故武功大夫河東第二將折公墓誌銘》亦称折可存在平方腊之后,奉令荡平宋江。

史斌投降朝廷後又在陝西起義甚至稱帝,最終在鳴犢鎮被宋將吳玠俘殺。而楊志后隨种師中征金,但中途逃走,以致种師中戰死。

人物

龚开宋江三十六赞并序》三十六人名单:呼保义宋江,智多星吴学究,玉麒麟卢俊义,大刀关胜,活阎罗阮小七,尺八腿刘唐,没羽箭张清,浪子燕青,病尉迟孙立,浪里白跳张顺,船火兒张横,短命二郎阮小二,花和尚鲁智深,行者武松,铁鞭呼延灼,混江龙李俊,九文龙史进,小李广花荣,霹雳火秦明,黑旋风李逵,小旋风柴进,插翅虎雷横,神行太保戴宗,急先锋索超,立地太岁阮小五,青面兽杨志,赛关索杨雄,双枪将董平,两头蛇解珍,美髯公朱仝,没遮拦穆横,拚命三郎石秀,双尾蝎解宝,铁天王晁盖,金枪班徐宁,扑天雕李应;這三十六人中有宋江、解珍和解寶,沒有林沖公孫勝杜迁[5]另有一份名單載於《大宋宣和遺事》,裡面的三十六人名单有林沖、公孫勝和杜迁而沒有宋江、解珍和解寶。上述兩份名單都有包括晁蓋。然而當中成員的部分稱號與後來《水滸傳》不同。

宋江部众见之于史的有建炎元年(1127年)秋七月,在陕西兴州称帝的史斌[6],他被称为宋江之党,有学者认为史斌,就是九纹龙史进的原型。

其余如杨志[7]关胜[8]张横[9]解宝[10]武松彭玘[11]等人。虽然都是史实人物,但没有明确的史料证明他们是宋江的部众。

注釋

参考文獻

相關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