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業補習學校

臺灣日治時期教育度下的一類學校

實業補習學校,為臺灣日治時期教育度下的一類學校,自1922年的第二次《臺灣教育令》頒布後陸續設置,屬於簡易型的實業學校,其設置彈性較大,可由州、廳地方經費設立,或由市、街、庄或市街庄組合設立[1]。實業補習學校的入學資格較實業學校小,專收初等教育公學校小學校畢業者;修業年限為2年,得延長1年,實業學校則需5年。其教育性質偏向職業教育,以訓練技術性人員,可大致分為農業、工商業、及專收女性的家政類。由於較易入學,學費也較便宜,受到臺灣社會歡迎[2]

概況

至1936年為止,臺灣設有40所實業補習學校,其中27所為農業類的實業補習學校。1937年進入戰時體制後,相關產業人力需求增加,工業類及家政類的實業補習學校成長快速[3]。在家政類的女學校中,亦有名為實踐女學校、技藝女學校、淑德女學校者。最早的家政女學校為1922年設置的臺南女子技藝學校,戰前共計有30所,其中位於台南州者即佔了11所之多。在戰後,近半數的實業補習學校仍作為職業學校,部分轉為普通高中、國中、少部分轉為國小,或是廢校。日本內地位因應戰時體制,於1935年實施《青年學校令》,廢止了實業補習學校,並將實業補習學校與青年訓練所合併為青年學校日语青年学校。而臺灣的實業補習學校則是持續設置至1944年。

臺北州

學校創立年位置備註
金山農業專修學校1926金山高中原名金山農業補習學校,1936年3月廢止[4]
木柵農業專修學校1925木柵國中原名木柵農業補習學校
鷺洲農業專修學校1927蘆洲國小為和尚洲公學校附設,原名和尚洲農業補習學校,1937年3月廢止[5]
台北商工專修學校1940大安高工
台北家政女學校1937金華國中
新莊農民學校1937五股區農會戰後作為新莊初級農業職業學校,之後陸續遷至三重與泰山,為現今的泰山高中
基隆商業實踐學校1939校舍在戰時炸毀,戰後遷至現今銘傳國中
私立基隆商業專修學校1937光隆家商[6]
私立修德實踐女學校1944東和禪寺原校址為佛教曹洞宗創辦的私立臺北中學校(今 泰北高中),其在遷至士林後,原校地作為女生部的修德實踐女學校[6]
私立吉見技藝女子實踐學校金甌女中[6]
私立淡水商業實踐女學校[6]
私立城北商業實踐女學校1940原稱私立南進女子實務專修學校,由五十幡平八郎設立[7]

新竹州

學校創立年位置備註
市立新竹家政女學校1940建華國中原為1939年設立的私立新竹家政女學校,隔年改為市立[8]
苗栗農業實踐女學校1941苗栗高中原名苗栗家政女學校
苗栗實修農業學校1942苗栗農工
桃園家政女學校1941桃園高中
中壢實修農業學校1934中壢國中原名中壢農村國民學校[9]
中壢家政女學校1940中壢高中[10]
南崁農業專修學校1924南崁高中原名南崁實業補習學校[9]
龍潭農業專修學校1924龍潭高中原名龍潭農業補習學校[9]
關西實踐農林學校1924關西高中原名關西農業補習學校[9]
大湖農蠶專修學校1925大湖農工原名大湖農業補習學校[9]
公館農業專修學校1925公館國小原名公館農業補習學校[9]
芎林農業專修學校1926芎林國小原名芎林農業補習學校[9]
後龍農業專修學校1926原名後龍農業補習學校[9]
楊梅農業專修學校1926楊梅國小原名楊梅農業補習學校,1934年廢止[10]
湖口農業專修學校1931湖口國小[9]
苑裡農業專修學校1932苑裡高中[9]

臺中州

學校創立年位置備註
州立實踐農業學校大地館1925新社高中原名新社農業補習學校、東勢農林國民學校[11]
市立台中商業實踐女學校1935台中家商原名台中家政女學校[11]
私立台中工藝專修學校1940[11]
私立台中商業專修學校1936新民高中[11]
豐原農業實踐女學校1938豐原國中原名豐原家政女學校[11]
私立豐原商業專修學校1938豐原高商[11]
員林家政女學校1937員林高中[11]
員林實踐農業學校1935永靖高工原名員林農業國民學校[11]
大甲實踐農業學校1937大甲高工原名大甲農業國民學校[11]
大甲農業實踐學校1940大甲高中原名大甲家政女學校
北斗興農國民學校1937二林工商[11]
北斗家政女學校1942北斗國中
市立彰化商業專修學校19251942年廢止[11]
市立彰化工科學校1938彰師附工[11]
彰化實踐農業學校1940秀水高工原名彰化農林國民學校[11]
彰化商業實踐女學校1940陽明國中原名彰化家政女學校
埔里女子農業實踐學校1943埔里國中原名埔里家政女學校
后里實踐農業學校1935后綜高中原名后里農業公民學校[11]
草屯實踐農業家政學校1935草屯國中原名草屯農業家政專修學校[11]

臺南州

學校創立年位置備註
州立台南專修工業學校1937成大附工[12]
市立台南商業專修學校1931台南高商[12]
私立和敬商業實踐女學校1929光華高中原名家政裁縫講習所、台南家政女學校、台南和敬女學校[12]
私立臺灣商業學院1922南英商工[12]
市立台南家政女學校1924家齊高中原名臺南簡易商業學校女子專修科(1924)、臺南商業專修學校女子技藝科(1931)、台南女子技藝學校(1933)、台南女子技藝學校(1937)[12]
市立嘉義專修工業學校1921嘉義高工原名嘉義商工補習學校,嘉義商工專修學校(1932),1941年原校廢止,原址改設嘉義專修工業學校
市立嘉義專修商業學校1921華南高商嘉義商工專修學校在1941年廢止後新設
嘉義商業實踐女學校1934嘉義國中原名嘉義女子技藝學校、嘉義家政女學校[12]
嘉義郡專修農業學校1937民雄農工原名嘉義郡農業國民學校[13]
新化農業專修學校1926新化高工原名新化農業補習學校[12]
新化家政女學校1940
曾文農業女學校1938曾文家商原名曾文實踐女學校[13]
曾文專修農業學校1941曾文農工
新營專修農業學校1930新營高中原名新營農業補習學校,最初借用新營公學校與新營保甲事務所,1932年遷至新營390番地,1944年遷至新營510番地的新營高中現址,二戰後再遷至白河的白河商工
新營農業實踐女學校1939新營商工原名新營家政女學校,於1943年由新營街新營遷至新營街王公廟[14]
柳營農業補習學校1927位於柳營庄柳營222番地,1930年4月廢止,同月設置新營農業補習學校[15]
新豐專修農業學校1929新豐高中原名歸仁農業補習學校,後更名為歸仁農村青年學校、新豐青年學校、新豐國民學校[12]
北門家政女學校1940北門高中
北門國民農學校1936北門農工[12]
玉井專修農業學校1941玉井工商
東石農業實修學校1927東石高中原名東石農業補習學校。1939年10月,由朴子街朴子遷至朴子街大槺

東石實踐女學校1938東石國中1940年9月遷至東石農業實修學校舊址
水上農業補習學校1927水上國小1936年3月廢止
北港專修農業學校1941北港農工
北港家政女學校1938北港國中原名北港實踐女學校[13]
斗六家政女學校1939斗六家商
斗南專修農業學校1941斗南高中戰後作為斗六初級農業學校,1947年與莿桐分部合併,成為莿桐國中
州立農業國民學校嘉南塾1934莿桐國中[12]
虎尾專修農業學校1928虎尾農工原名虎尾農業補習學校[12]
虎尾家政女學校1939虎尾高中
西螺農業專修學校1938西螺農工原名西螺專修商業學校[13]
市立安平水產專修學校1930安平海關舊址1939年停辦[12]

高雄州

學校創立年位置備註
高雄商工專修學校1922戰後併入高雄高工1921年設置簡易商業學校,1922年改為高雄商業補習學校[16]
高雄淑德女學校1937新興高中原名高雄女子技藝學校[16]
屏東實踐商業學校1937屏東高工[16]
屏東農業專修學校1937長治國中原名屏東農業國民學校[16]
屏東農業補習學校1924屏東市黑金町1928年升格為實業學校屏東科技大學前身[16]
屏東實踐女學校1943
岡山農業國民學校1936岡山農工原名岡山農業國民學校[16]
鳳山農業專修學校1939鳳山高中[16]
林園農業專修學校1935林園高中最初設於林園庄役場內[17][16]
旗山家政女學校1942旗山國中
旗山實踐農民學校1928旗山農工原名龍肚農業補習學校[16]
內埔皇國農民學校1936內埔國中[16]
東港農業專修學校1922東港高中原名東港水產補習學校[16],最初位於東港公學校內
萬丹農業專修學校1922萬丹國中1921年設置簡易農業學校,1922年改為農業補習學校,位於萬丹公學校內[16],1938年改名為萬丹農業專修學校
佳冬農業專修學校1937佳冬高農[16]
潮州農業實踐女學校1942潮州高中原名潮州淑德女學校
私立南鵬商業補習學校1926由鐸木直之助設立,位於高雄街哨船頭125番地[18](湊町四丁目5番地),設立者在1930年改為今井昌治[19]

花蓮港廳

學校創立年位置備註
廳立花蓮農林學校1927花蓮高農原名花蓮港國民農學校,1937年遷至吉野庄南埔[20]
廳立花蓮港專修農學校1941鳳林國中
市立花蓮港家政女學校1941花蓮高商
花蓮港工業專修學校1939
廳立玉里國民學校熱帶農業塾1939[20]

臺東廳

學校創立年位置
廳立東農業補習學校1928臺東專科學校
台東家政女學校1939

澎湖廳

學校創立年位置備註
廳立馬公水產補習學校1922澎湖海事位於馬公第一公學校內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