岡武史

岡武史(おか たけし、1932年6月10日)是一位日本美國光譜學家、天文學家,專門研究銀河系天文學領域,為天體化學先驅和星際三氫陽離子的共同發現者[3][4]

岡武史
原文名岡 武史
出生 (1932-06-10) 1932年6月10日91歲)
日本東京府東京市本郷區(現東京都文京區[1]
国籍加拿大
公民权加拿大
美國
母校東京大學
知名于發現星際三氫陽離子
奖项厄爾·凱斯·普萊爾獎 (1982)
威廉·弗雷德里克·梅格斯獎 (1997)
Ellis R. Lippincott獎 (1998)
埃德加·布賴特·威爾遜獎 (2002)
戴維獎章 (2004)
科学生涯
研究领域天體化學
机构東京大學
加拿大國家研究院
芝加哥大學
学术指导者格哈德·赫茨貝格[2]
博士生蒙吉·巴文迪

他現在是芝加哥大學恩里科·费米研究所天文學、天體物理學化學榮譽教授[5]

生涯發展

岡武史出生於日本東京,1955年畢業於東京大學,1960年獲東京大學理學博士學位[6],也是霜田光一實驗室成員[7]

1963年,岡武史在加拿大國家研究院格哈德·赫茨貝格實驗室擔任博士後研究員。

1960年至1963年,岡武史擔任日本學術振興會會員。隨後他在赫茨貝格天文物理研究所(1963年-1981年)和芝加哥大學(1981年-)進行研究。

1980年,岡武史發現星際三氫陽離子的紅外光譜,揭示了「分子雲」是恆星的搖籃,分子雲的化學變化是恆星形成過程中極為重要的階段。

榮譽

著作[1]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