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印第安人手语

(重定向自平原印第安肢體語言

平原印第安人手语(英語:Plains Indian Sign Language,PISL;法語:Langue des Signes Indienne des Plaines;西班牙語:Lenguaje de Signos Indio de las Llanuras),又称平原手语平原手势谈话[5](Plains Sign Talk)或第一民族手语[1](First Nation Sign Language),是平原印第安人所使用的一种手语,曾因贸易交流用途而成为北美洲大平原部落间的通用语[6]。除此之外,还用于平原部落内部讲述故事、演说、各种仪式期间,亦为聋哑人所日常使用[7]。如今仍然没有任何证据能证明这种手语和任何一种口头语言有联系,平原印第安人手语一般被视为一种皮钦语

平原印第安人手语
平原手语
第一民族手语[1]
母语国家和地区 美国 加拿大 墨西哥
区域涵盖大平原落基山区的北美中部地区;墨西哥北部地区
族群北美洲原住民,起源于平原印第安人
母语使用人数
不明 (无)[2]
75[3]
語系
手语,曾是贸易皮钦语
方言
纳瓦霍手语
黑脚手语
克里手语
欧及布威手语
文字
官方地位
作为官方语言
承认少数语言加拿大安大略省划为司法、教育和立法领域的官方语言之一[1]
語言代碼
ISO 639-3psd
Glottologplai1235[4]
ELPPlains Indian Sign Language
  平原手语的历史分布区域
1930年平原手语保护会议期间的录影摘录,展现了数位不同部落的手语使用者
1900年报纸,展现了平原手语的数种手势

历史

平原印第安人手语的历史起源并无书面记录,因此现代难以知晓。不过,当欧洲人到达新大陆时,就已经有关于此类平原民族通用手语的记载,这些民族分布于今日的墨西哥湾沿岸地区,包括得克萨斯州和墨西哥北部[8]。在文献记载中提及这种手语的探险家有西班牙人卡贝萨·德瓦卡(Cabeza de Vaca),于1527年;科罗纳多(Francisco Vásquez de Coronado),于1541年。

近代以来,由于北美原住民人口骤减及文化欧洲化,平原手语的使用人口自欧洲人到达新大陆以后便处于持续衰减。1885年,据统计有11万“手语印第安人”,包括大平原地区的黑脚人夏延人苏人基奥瓦人阿拉帕霍人[9]。到20世纪60年代,余下的手语使用者比重已经十分微小[9];到21世纪以来则更少[10]

威廉·菲洛·克拉克(William Philo Clark)曾在1885年首次出版其介绍平原手语的著作《印第安人手语》(The Indian Sign Language),他在北美印第安战争期间于大平原北部参军服役。

地理分布

根据记载,至少有分属12个语系、共37种口头语言的使用者使用平原手语[11],涵盖了超过260万平方公里的区域[7][12]。在克罗人、夏延人和基奥瓦人之间高度发达,至今在克罗人、夏延人和阿拉帕霍人的族群间保持着影响力。

表达

平原手语的表达分为四个基本方面:手的位置[13][14]、手的运动[13][12][15]、手的姿态[12]和手的朝向[13][16][15]

以下列出这四大方面下分的一些具体手势。它们并非各自独立的,一种具有含义的特定手势一般是这四个方面不同手势的综合[13]

姿势

美国民族学局在1881年发表了关于平原手语的研究,在手部姿势方面涵盖以下姿态,以英文字母标记[17]

  • 握拳,拇指在其他四指前(A或B)
  • 握拳,拇指在其他四指侧面(C)
  • 五指攥紧,拇指触摸食指中部(D)
  • 四指呈钩子状,拇指触摸食指的前端背侧(E)
  • 四指呈钩子状,拇指放在手指的一侧(F)
  • 四指呈钩子状,拇指触摸指尖(G)
  • 四指略微弯曲,拇指位于食指的前端侧面(H)
  • 握拳,食指呈钩子状,食指拇指握住尖端(I)
  • 握拳,但食指完全伸出(J,K或M)
  • 握拳,除食指和拇指伸出外,拇指在最后一个关节处弯曲,与食指形成直角(L)
  • 握拳,但食指和中指完全伸出(N)
  • 拇指,食指和中指指向上方并分开,无名指和小指水平弯曲(O)
  • 所有手指向上并分开,呈掌托状(P和Q)
  • 所有手指和拇指完全伸出并分开(R)
  • 所有手指和拇指完全伸出并保持在一起(S和T)
  • 四指聚拢到一个点,拇指放在中间(U)
  • 手指略微弯曲,拇指位于食指侧(V)
  • 所有手指和拇指伸展,放松(Y)

位置

不同的手部位置如下,位于躯干前的数种“中立位置”是最常见的手势位置[14]

  • 躯干左侧
  • 躯干右侧
  • 中立位置(位于躯干前方)
  • 略高的中立位置
  • 略低的中立位置
  • 略靠左的中立位置
  • 略靠右的中立位置
  • 鼻子
  • 下巴前方
  • 下巴下方
  • 脸颊
  • 眼睛
  • 人中
  • 前额
  • 头顶(附在头顶)
  • 头部侧面(附在耳朵上方的头部)
  • 头部后方(附在头后)
  • 头部右侧(头部右侧空间)
  • 头部左侧(头部左侧空间)
  • 脸部的右侧(脸部的右侧前方的空间)
  • 脸部的左侧(脸部的左侧前方的空间)
  • 头部上方
  • 耳朵(附在耳朵上)
  • 耳侧(耳朵侧面周围的空间)
  • 臂腕
  • 手掌正面
  • 手掌背面
  • 手的左侧
  • 手的右侧
  • 手的下侧
  • 手的上侧
  • 手指
  • 脸部前方(脸前面的空间)
  • 胸部
  • 胸部右侧
  • 胸部左侧
  • 手肘
  • 前臂

朝向

手掌有如下朝向[14]

  • 朝向谈话者
  • 远离谈话者

运动

平原手语包含如下的手部运动形式。在特定情况下会有重复运动[14]

  • 静止
  • 向下
  • 向上
  • 向前
  • 向后
  • 向左
  • 向右
  • 向上的拱形
  • 向下的拱形
  • 向后的拱形
  • 向前的拱形
  • 向左的拱形
  • 向右的拱形
  • 斜向右上
  • 斜向左上
  • 斜向右下
  • 斜向右下
  • 旋转
  • 竖直画圆
  • 水平画圆

文字

大部分美洲原住民语言缺少原生的书面文字,由于平原手语分布广泛,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曾出现一套平原手语的书写方案,以手势的图形转化为主。[18]

参考资料

书目

延伸阅读

参见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