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安省

廣安省越南语Tỉnh Quảng Yên省廣安),是越南1831年至1955年之間的一個省份,前後管辖范围變化較大。阮朝自主時期涵蓋今天的廣寧省大部(不含東潮市社),還包括海防市葛海縣諒山省定立縣。法屬以後,僅包括今天廣寧省南部和海防市葛海縣。

法属印度支那时期的廣安省地图

建置沿革

廣安省的前身是后黎朝的安邦承宣和安邦处(安廣镇)。阮朝明命三年(1822年),明命帝改“安廣”為“廣安”,此為廣安一名的來源。明命十二年(1831年),阮朝分設省轄,改廣安鎮為廣安省,下轄海東府1府,共華封縣、橫蒲縣安興縣、萬寧州、雲屯州、先安州3縣3州。

明命十五年(1834年)十二月,海東府改名為海寧府[1]

明命十七年(1836年)五月,以橫蒲縣和先安州析置山定府,由橫蒲縣知縣署理知府,統轄先安州;海寧府兼理華封縣和雲屯州,統轄安興縣和萬寧州,由華封縣知縣署理知府[2]。十二月,因雲屯州僅轄2社,全州設為雲海總,保留州名,仍由海寧府兼理[3]

紹治元年(1941年)三月,避佐天仁皇后胡氏華諱,華封縣改名為堯封縣[4]

紹治三年(1843年),廢雲屯州,併入堯封縣。

嗣德三年(1850年),海寧府安興縣、堯封縣劃歸山定府,山定府先安州劃歸海寧府,山定府兼理橫蒲縣,統轄堯封縣、安興縣,海寧府兼理萬寧州,統轄先安州[5]

同慶三年(1888年)五月,以海寧府設海寧道,改萬寧州為河檜州,統轄河檜州、先安州2州。

1905年6月20日,殖民政府廢除第一官兵道,將硭街軍事區劃歸廣安省管轄,改設為海寧府,下轄硭街州、河檜州、先安州3州。1906年12月10日,殖民政府再將海寧府劃出,設立海寧省,又稱海寧道。[6]

而堯封縣在法屬初期升格為堯封府,下轄葛海縣和雲海縣。後山定府與堯封府被廢,雲海縣併入橫蒲縣,廣安省直接管轄葛海縣、安興縣、橫蒲縣3縣。葛海縣和橫蒲縣後又改制為葛海州和橫蒲州,並增設錦普州,廣安省共有1縣3州。

1945年八月革命时,廣安省下轄安興縣、葛海州、橫蒲州、錦普州1縣3州和錦普煤市社、錦普𤅶市社、鴻基市社、𡓁𤈜市社、河修市社和河林市社6個市社。

1946年7月19日,越南民主共和國政府以錦普州和錦普煤市社、錦普𤅶市社、鴻基市社、𡓁𤈜市社、河修市社和河林市社6个市社设立鴻基特區[7]

1947年7月9日,海陽省至靈縣東潮縣劃歸廣安省管轄。

1947年9月,海阳省荆门县南策县划归广安省管辖。

1947年11月25日,广安省和鸿基特区自第三战区划归第十二战区管辖[8]

1948年1月25日,越南政府将各战区合并为联区,战区抗战委员会改组为联区抗战兼行政委员会。第一战区和第十二战区合并为第一联区,设立第一联区抗战兼行政委员会[9],广安省划归第一联区管辖。

1948年3月25日,越南民主共和國廢府、州、郡為縣[10]。廣安省下轄安興縣、葛海縣、橫蒲縣、至靈縣、東潮縣5縣。12月,北江省山洞縣劃歸廣安省管轄。

1948年8月25日,广安省南策县划归第三联区海阳省管辖。

1949年1月10日,广安省荆门县划归第三联区海阳省管辖。

1949年9月19日,橫蒲縣劃歸鴻基特區管轄。

1949年11月4日,第一联区第十联区合并为越北联区,设立越北联区抗战行政委员会[11]。广安省随之划归越北联区管辖。

1949年11月7日,建安省水源縣和海陽省荊門縣南策縣劃歸廣安省管轄[12]

1950年3月4日,水源县复归建安省管辖[13]

1953年2月,因戰事需要,建安省水源縣再次劃歸廣安省管轄。

1955年2月22日,鴻基特區與廣安省合併設立鴻廣區,由中央政府直辖;山洞縣復歸北江省,至靈縣、荊門縣和南策縣復歸海陽省管辖[14]

行政区划

1955年,廣安省下轄廣安市社安興縣葛海縣至靈縣東潮縣山洞縣水源縣荊門縣南策縣1市社8縣。

注释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