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耒

張耒(1054年—1114年),字文潛,號柯山[1],祖籍亳州譙縣(今安徽亳縣),生於楚州淮陰(今江蘇淮安市),北宋詩人。

生平

先世谯郡人。[2]至和元年(1054)出生。[3]母李氏。妻文安君。[4]十三岁能文,十七岁所做〈函关赋〉,被传诵一時。早年遊學陈州,受到當時學官蘇轍厚愛,從學於蘇軾,蘇軾說他的文章類似蘇轍,“汪洋淡泊,有一唱三叹之声”[5]。神宗熙寧六年(1073年)中進士,熙宁七年任臨淮主簿,[6]元豐元年(1078年),爲壽安尉。元丰二年(1079年),在山阳见曾巩。元豐七年(1084年),遷咸平丞[7],元祐初年(1086年)授秘書省正字[8],元祐六年由蘇軾力薦为著作郎,改秘書丞[9]、再任著作郎[10],官至起居舍人[11]

绍圣元年(1094),以疾出知润州(今江苏丹阳)[12],八月,徙知宣州(今属安徽)。紹聖三年(1096年),管勾明道宮。哲宗紹聖四年(1097年),謫監黃州酒稅。[13]元符二年(1099年),改監復州(今湖北竟陵)酒稅。[14]元符三年(1100年),蘇轍北歸,張耒聞訊作《寄子由二首》。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初,通判黄州,知兖州,召為太常少卿,數月後又出知潁、汝二州[15],在潁州得知蘇軾死訊,舉哀行服。[16]崇寧元年(1102年),被指為元佑黨人,貶房州別駕,黄州安置,[17]約崇寧五年冬至大观元年(1107年)左右,歸居淮陰[18]大观二年,脱出元祐党籍,归陈州。[19]张耒嗜酒,晚年有疾。[20]晚年留居陳州。[21]政和四年卒,年六十一。[22]

家族

有子四人:張秬、張秸、張和、張秠。[23]

艺术风格

其詩學白居易張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輸麥行〉多反映下層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風格平易曉暢。

成就

他與黃庭堅秦觀晁補之三人一同被時人譽為“蘇門四學士”。

著作

張耒詩文集有多種版本:(一)《柯山集》五十卷。拾遺十二卷,存有四庫全書版本、武英殿聚珍版本、廣雅書局刻本,見於《宛丘先生集》而不見於《柯山集》的詩文,均輯入該本《拾遺》。(二)《宛丘先生文集》七十六卷,存清康熙呂無隱鈔本。(三)《張右史文集》六十五卷,存明萬曆抄本、清雍正七年謝浦泰抄本等。(四)《張文潛文集》十三卷,存明嘉靖三年郝梁刻本。(五)《張耒集》,李逸安等校點,中華書局1999年出版。

《蘇門六君子文粹》,收有張耒選文二十二卷。此書有《四庫全書》本。

《明道雜誌》一卷,南宋慶元時陳升刻于黃州,現存明刻本、《唐宋叢書》本、《學海類編》本。

傳記

宋史》卷四四四有傳。清‧邵祖壽編有《張文潛先生年譜》一卷。

注釋

延伸阅读

维基文库阅读此作者作品
宋史·卷444》,出自脱脱宋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