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干尼人

德干尼人,是生活在印度中南部德干高原的烏爾都語穆斯林,人口約2300000人。

德干尼人的形成源於1327年德里蘇丹穆罕默德·賓·圖格魯克把首都由德里遷至道拉塔巴德,講烏爾都語的居民被遷至德干,導致了一個新的烏爾都語種的出現,即德干尼語。二十年后这些穆斯林摆脱了德里的控制并建立巴赫曼尼蘇丹國,這是德干地區第一個獨立的穆斯林王國。巴赫曼尼蘇丹國在15世纪末分裂之後,继承它的四个德干蘇丹國(艾哈迈德讷格尔,贝拉尔,比贾布尔,戈尔康达)统治時期標誌著德干文化的黃金時代,特別是在藝術,語言和建築領域。

德干尼人是特倫甘納邦安得拉邦卡納塔克邦的第二大族裔,在海德拉巴和奧蘭加巴德的舊城中佔多數。在英屬印度分裂和海德拉巴被吞併之後,大批散居國外的德干尼人以外社區形成,特別是在巴基斯坦,在那裡,他們構成了穆哈吉爾人的重要組成部分。

他們可進一步分為不同的群體,最著名的是海得拉巴迪人(來自海得拉巴),邁索里人(來自邁索爾邦)和馬德拉西斯人(來自馬德拉斯邦)。

他們主要信仰伊斯蘭教遜尼派蘇非派,少數信仰什葉派伊斯玛仪派。

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