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清城墙

德清城墙为旧德清县城城墙,位于今中华人民共和国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乾元镇,今大部分已拆除,仅在城西大家山南北两侧、城北百凉山尚存三段遗迹,总长约200米[1]

清康熙十二年(1673)《德清县志》德清县境图,此为民国元年(1912)重印。

德清为唐武周天授二年(691)析武康县东乡置县,初名武源县,景云二年(711)改为临溪县,天宝元年(742)改为今名[2]。县治原在下阑山南,易名德清后迁至百寮山(今名百凉山)南,即今址,至1994年又迁至武康镇。唐代无城墙,仅在溪流之处立木栅以辨商旅。宋代始筑土城,溪流之处仍为木栅,宋末改筑为石城。明初拆石修筑海塘,仍为土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为抗击倭寇重筑城墙,沿用至今。城墙北跨百凉山、西跨大家山、南跨余不溪(俗称长桥河)、南面乾元山,呈不规则形,城周七百七十三丈五尺(约2475.2米),高二丈三尺(约7.36米),厚二丈(约6.4米),设陆门五座、水门一座,并在余不溪上各置五孔城桥一座,至清康熙时,五座陆门分别为东门迎春门(今溪东街东端)、西南门见山门(今溪西街西端)、南门(今南门城桥南堍)、西门(今县西街红绿灯处)和北门(今广场路人民广场处),西水门位于西门南侧县河上[3]。至1949年时德清城墙尚基本完好,自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拆除城墙砖石用于水利设施建设,至80年代初东门城桥和南门城桥相继被拆,至此基本拆除完毕[4]

原城内主要建筑有县署(已不存)、学宫(德清县学文庙,今尚存大成殿,位于清溪小学内)、城隍庙(已不存)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