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 (佛教)

(重定向自慈心觀

巴利語मेत्ताMettā梵語मैत्रीmaitrī),佛教術語,經常與「」並稱為慈悲。佛教認為,慈(Mettā)是不帶等染污成份的,是慈、悲、喜、捨四無量心之一。[1]以慈為禪修對象,稱為慈心觀[2]又稱作慈愍觀慈悲觀慈觀修慈觀,對於四梵行修習,為一種調心的修行方法,藉此對治的一種方式,四護衛禪五停心觀之一。

概論

慈悲觀通於印度宗教,若修行離欲的清淨梵行法,證初禪後可以投生色界大梵天,根據上座部佛教清淨道論》修慈心最多可以證三禪,證三禪後可以改修心證四禪[3]。釋迦牟尼佛對弟子舉其過去生當中出生於外道修行者所經歷,來教育弟子。[4][5]。但目的非教授佛弟子生天之法,乃是這樣生天的修行雖然有生天之樂的大果報,但這種法並不究竟,並不能算是真正的清淨梵行,並不能離生死之苦。[6]所以佛更對比的來說,由於過去多劫以來菩薩道的修行,至今世圓滿成佛,佛法的教授才是真正能究竟饒益自他,令眾生離一切生死的苦。[7]

觀察一切有情,發起慈悲心[8][9][10][11]而興起給與眾生種種樂、拔除眾生所受種種苦的想法[12]。由數息觀、不淨觀修行入門,之後繼之以修行慈悲觀[13][14]

依慈心觀,可進入無量心三昧[15]

修行方式

依不同傳統,有不同修行方式。

上座部佛教

《清淨道論》傳承,以思維忍辱為入門[16]。先對自己修行慈心[17],之後依序,對自己親愛的人修慈,對自己不憎不愛的一切人修慈,對自己的仇敵修慈。當進步到對自己仇敵也保持慈心時,就能夠以平等心破除界線,證入初禪,接著擴展慈心至四方上下,逐步進入四禪,將慈心遍滿一切有情[18]。完成慈心觀之後,依序再修行悲心觀、喜心觀與捨心觀。

唸誦《慈經》也是常見修行慈心觀的方式。

藏傳佛教

藏傳佛教中,以阿底峽大師傳授的慈悲觀為主,包括了七因果自他交換法兩大傳承,合稱兩大升起菩提心教授。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