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衢亨

(1755年—1811年),[1]蓮士室名震無咎齋江西大庾(今大余)人,祖籍江南休寧隆阜(今安徽),清朝政治人物、状元

戴衢亨

大清體仁閣大學士
管理工部事務兼掌翰林院
籍貫江西大庾縣(今大余
族裔漢族
字號字荷之,號蓮士
室名震無咎齋
諡號文端
出生乾隆二十年(1755年)
江西大庾縣(今大余
逝世嘉庆十六年(1811年)
京师
親屬戴第元(父)、戴均元(叔)
戴心亨(兄)
戴嘉端(子)
出身
  • 乾隆三十六年辛卯科舉人
  • 乾隆四十三年戊戌科進士及第(狀元)
著作
  • 《平定三省方略》(纂輯)
  • 《熱河志》(承辦)

生平

太僕寺少卿戴第元[2]之子,文淵閣大學士戴均元[3]之侄,湖北學政戴心亨[4]之弟。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中辛卯科江西鄉試第二十二名舉人[5]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乾隆帝召試,授内阁中书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登戊戌科一甲第一名(狀元),授翰林院修撰。不依附和珅,屡遭贬抑,仅为侍读学士嘉庆二年(1797年)以侍读学士加三品卿衔,嘉庆四年(1799年)以軍機處行走,著加恩於紫禁城騎馬嘉庆十五年(1810年)授体仁阁大学士嘉慶十六年(1811年)四月病逝,享年五十七歲,嘉慶帝下詔優恤,稱其謹飭清慎,實為國家得力大臣,並親臨賜奠,追贈太子太師,入祀贤良祠文端[6]。與父戴第元、叔父戴均元、兄戴心亨等並稱“西江四戴”[7]

纪念

  • 高雄市鳳山區五甲龍成宮,俗稱五甲廟。主祀天上聖母、清水祖師、戴府元帥,合稱「三境主」。其中戴府元帥即為戴衢亨[9]

家庭

有子戴嘉端,以父廕雲騎尉[10]

註釋

延伸阅读

清史稿·卷128
清史稿/卷341》,出自趙爾巽清史稿

參考資料

  • 余光璧、譚習篆、汪報閏等,《咸豐大庾縣續志》
  • 趙爾巽等,《清史稿》,中華書局點校本
  • 陳康祺,《郎潛紀聞》
官衔
前任:
汪承霈
兵部漢尚書
嘉慶七年七月戊戌-嘉慶八年六月戊子
(1802年8月27日-1803年8月12日)
繼任:
費淳
前任:
朱珪
戶部漢尚書
嘉慶十年正月辛亥-嘉慶十四年七月丁卯
(1805年2月25日-1809年8月19日)
繼任:
曹振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