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布敦 (清朝)

拉布敦满语ᠯᠠᠪᡩᡠ᠋ᠨ穆麟德轉寫labdun,?—1750年),董鄂氏,原属滿洲鑲紅旗人,后入滿洲正黃旗,清朝將領。其先祖對齊巴顏,於努爾哈赤攻打杭佳城時與弟阿蘭珠率領他們的董鄂部部眾來歸[1][2]。父親錫勒達事奉康熙帝,自讚禮郎累次升遷至吏部尚書。拉布敦為他的第六子[3]

生平

拉布敦天生有神力,能拉十力的弓,左右手皆能射。工讀詩文,學習外國語言。康熙年間,承襲叔祖勒爾圖三等阿達哈哈番世襲職位。雍正帝在位時,拉布敦跟從傅爾丹征討準噶爾,戰於和通呼爾哈諾爾;又跟從策淩征討準噶爾,戰於額爾德尼昭。兩戰皆有所斬馘,授職世管佐領。雍正帝命軍中舉薦驍勇之士,拉布敦得到舉薦,賜孔雀翎。乾隆元年(1736年),累遷升為正紅旗滿洲副都統。乾隆八年(1743年),再次征討準噶爾,授職參贊大臣,出北路。乾隆九年(1744年),授職定邊左副將軍。當年冬天,拉布敦上疏言:“厄魯特宰桑額勒慎等內牧布爾吉推河,烏梁海得木齊札木禪內牧布延圖河源。布爾吉推河在阿爾台山梁外,布延圖河源在阿爾台山梁內,距卡倫不遠,已闉坐卡侍衛等嚴防。”乾隆十年冬天,拉布敦再上疏言:“烏梁海得木齊烏爾巴齊等避雪,內牧黃加書魯克,距卡倫不遠。託爾烏蘭、布延圖、哈瑪爾沙海諸卡倫外,皆有準噶爾人踪跡,仍闉坐卡侍衛等嚴防。”再次被召還京師,授職正白旗滿洲副都統。復出署古北口提督[4]

乾隆十三年(1748年),駐藏副都統傅清應當輪換,命拉布敦前往取代。乾隆十四年(1749年),朝廷召還拉布敦,以紀山代替他,授職工部侍郎。同年年未,乾隆帝徵召紀山還朝,復命拉布敦赴藏。乾隆十五年(1750年),授職左都御史。尋與傅清合謀誅殺西藏郡王珠爾默特那木札勒,被其餘黨羅蔔藏札什圍攻城樓,拉布敦挾刃躍下樓,擊殺數十人,自剖其腹而死。乾隆帝聽聞後,贈一等伯爵位、賜黃金、入祀賢良祠,待遇與一同殉國的傅清相同。乾隆帝又命以拉布敦之族升級隸屬上三旗滿洲正黃旗,諡號為壯果

拉布敦之子隆保,以侍衛襲封為子爵。其後因誤班而被奪官,爵位去除[5]

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