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太魯閣)車站

新城(太魯閣)車站位於花蓮縣新城鄉,為臺灣鐵路公司北迴線鐵路車站。自蘇澳新站起算62.9公里處,往北距離太魯閣國家公園3公里,往南距離花蓮市17公里。

新城(太魯閣)車站

Xincheng (Taroko) Station
位置 中華民國臺灣
花蓮縣新城鄉
新城村新興一路 73 號
地理坐标24°7′42″N 121°38′23″E / 24.12833°N 121.63972°E / 24.12833; 121.63972
运营机构臺灣鐵路公司標誌 臺灣鐵路公司
途经线路台灣鐵路 北迴線
距离距離蘇澳新端62.9公里
车站构造
站体类型平面車站
站台島式月台兩座、側式月台一座
其他信息
车站代码7030
电报码ㄒㄔ
车站等级二等站
历史
启用日期1975年7月26日
营运信息
乘客數量
1,200[1]
排行第124名(2023年)
邻近车站
上一站臺灣鐵路下一站
崇德
5.3km
北迴線
距離蘇澳新62.9km
景美
5.3km

車站概要

本站為秀林鄉主要門戶,目前為二等站。同時也是亞洲水泥之貨運基地,每日約有7,700噸的散裝水泥自本站運出。

最初因反映了民眾意見,台鐵在新城後方加上「太魯閣」三字,且並無停靠太魯閣號,經民眾投訴,台鐵考量後增停,目前每日北上一班,假日增加南下一班次。依據2000年立法院三讀通過的《大眾運輸工具播音語言平等保障法》,本站到站列車播放太魯閣語

車站構造

交通部推動台鐵花東車站改造,花蓮新城車站於2016年完工,車站建築以「門」戶意象為設計理念,形塑本站為進入花東縱谷平原太魯閣國家公園之入口,配合設置公共藝術作品2件,於太魯閣之美的藝術展演上,由有「臺灣博物館照明設計」、「賓士汽車高雄展示中心照明設計」等作品的羅伊真照明設計師進行燈光規劃[2],照明設計上運用LED智慧燈控系統,以不同角度及色溫,掌握演色性、光線明暗對比,進行動態演繹,配合時程規畫進行燈光展演,使旅人背負行囊初入花東之際,即透過光影之美,一探太魯閣,豐富視覺饗宴,增進國人空間美學賞析,美化了車站[3],使車站也可以是座美術館。

站體外觀以折板的型式呼應中央山脈起伏的山巒的景觀V字造型呼應立霧溪鬼斧神工開鑿切割的太魯閣峽谷意象,整體造型極為現代感,車站站名牌委請朱振南教授以書法字體呈現。

車站外觀折板呼應後方新城山等山巒的地形

月台

島式月台兩座、岸式月台一座[4]

站內公共藝術設置

太魯閣之美

《太魯閣之美》呼應在地國際觀光景點—太魯閣國家公園,由高第藝術-陳彥君老師以窯燒玻璃方式重新呈現國寶級畫家馬白水教授作品《太魯閣之美》,並設置於新城車站東側帷幕牆內。

《太魯閣之美》是當代彩墨畫最大的作品以24張7尺宣紙拼凑而成,總長1,680公分,內容循中橫公路足跡從左而右,描寫太魯閣峽谷自東而西的壯麗景色,並以徒步遊覽的心情,從清晨、早上、上午、晌午、中午、下午、傍晚、夜晚等8個時段,大約以3幅作為一個時段的概念作時間的轉移。而每幅有一主題,不但可獨立成景,當然也可隨意截斷或二幅或三幅、四幅拼接的方式來欣賞,是此作品最構思別具也最具特色之所在,原作分為:「靳珩橋秋葉」、「長春祠夏雨」、「太魯閣春風」、「九曲洞冬雪」、「慈母亭日光」、「天峰塔月色」六個主題,[5]描寫太魯閣峽谷自東而西的壯麗景色。

本作品於站內重新詮釋,經羅伊真照明設計師規劃,結合調光系統、透過燈光強弱層次,重新演繹太魯閣的日景夜景全天之美,配合燈光照明顯現春、夏、秋、冬、日、夜光影,透過光的變化,使藝術展現生命力[6]

織路

原住民編織藝術《織路》由太魯閣族編織藝術家—林介文小姐所製作,本作品透過了「織布計畫」&「交換計畫」為發想,透過大量的民眾參與活動所組成,編織技藝「織路」,以充滿原住民文化編織圖紋,引領旅客進入充滿圖文想像的世界。

歷史

本站為客貨運共用車站於西元1974年至1979年「北迴鐵路工程」興建,站房面積324米平方,當時僅一個6公尺寬的島式月台及9股道,原依照站址所在地:花蓮縣新城鄉新城村,而命名為新城車站,並將原宜蘭線新城車站改稱「聖湖」,後再改稱「新馬」;但其實距離新城鄉公所最近之站為北埔

西元1996年東部鐵路改善計畫工程(雙軌電氣化)時增為兩個島式月台,並增加列車軌道至15股道。

由於部分地方居民的推動,花蓮縣政府經多次會議後決定將新城車站改名為「太魯閣車站」,並獲得台鐵方面的支持。在車站正式改名之前,鄰近地區就已有許多道路指標,已改使用「太魯閣車站」來稱呼本站。2007年4月27日,在召開第三次車站更名審議會議之後,決議在原站名中添加「太魯閣」的附註方式,名為新城(太魯閣)車站

為提升花東線鐵路使用效能,2012年配合「花東新車站運動」改建工程改建車站站體,並再增設一個岸式月台及調整列車軌道為12股道。

年表
  • 1975年7月26日:設站[7]
  • 1975年9月28日:與花蓮新站間的路段先行通車,初期以輸送亞洲水泥花蓮廠的水泥及熟料至花蓮港為主[8]
  • 1979年2月8日:開始辦理客運營業[9]
  • 2007年3月:由花蓮區漁會代表林國賢及新城村長陳俊維發起更名為新城(太魯閣)車站[10][11]
  • 2007年8月25日:正式改為現名。
  • 2012年10月21日:配合「花東新車站運動」開始改建工程,並預計在2014年12月完工。
  • 2013年9月25日:首度停靠普悠瑪號。
  • 2016年3月1日:啟用多卡通刷卡機。
  • 2016年3月14日:站內公共藝術揭幕典禮。[12]
  • 2021年4月2日:因發生2021年太魯閣號列車出軌事故,造成重大死傷,該站暫時封站做為臨時停屍間,以供檢察官檢驗。

利用狀況

根據2023年資料,本站每日旅運量約為1,200[1],在台鐵各站中排行第124名。

-2000年
客運貨運
年間1日平均年間1日平均
上車降車上下車來源上車上下車起運噸數到達噸數來源起運
1975無資料[13]無資料
1976[14]
1977[15]
1978無資料
1979
198071,15959,376130,535[16]194357538,9174,442543,359[16]1,472.51,484.6
198197,14785,586182,733[17]266501517,536773518,309[17]1,417.91,420.0
1982110,89899,369210,267[18]304576552,806732553,538[18]1,514.51,516.5
1983108,196101,499209,695[19]296575667,79622,029689,825[19]1,829.61,889.9
1984108,598106,646215,244[20]297588733,24031,157764,397[20]2,003.42,088.5
1985102,212108,081210,293[21]280576698,83449,155747,989[21]1,914.62,049.3
1986102,016107,210209,226[22]279573470,76139,238509,999[22]1,289.81,397.3
1987106,338108,707215,045[23]291589726,43837,649764,087[23]1,990.22,093.4
1988113,439109,872223,311[24]3106101,081,35941,9691,123,328[24]2,954.53,069.2
1989102,284100,803203,087[25]2805561,128,59237,1571,165,749[25]3,092.03,193.8
1990101,61596,855198,470[26]278544900,7029,490910,192[26]2,467.72,493.7
199196,27391,085187,358[27]2645131,028,6363,1081,031,744[27]2,818.22,826.7
1992106,43397,390203,823[28]2915571,329,5868261,330,412[28]3,632.73,635.0
1993102,59194,553197,144[29]2815402,205,6161,1292,206,745[29]6,042.86,045.9
1994107,908102,807210,715[30]2965772,390,8935132,391,406[30]6,550.46,551.8
1995104,42494,709199,133[31]2865462,178,7202,4252,181,145[31]5,969.15,975.7
1996108,157111,074219,231[32]2965991,876,96011,7541,888,714[32]5,128.35,160.4
1997102,688107,284209,972[33]2815751,885,6552,7901,888,445[33]5,166.25,173.8
1998104,195104,400208,595[34]2855712,058,7052,5902,061,295[34]5,640.35,647.4
1999102,05389,736191,789[35]2805252,383,4984,8582,388,356[35]6,530.16,543.4
2000107,12195,761202,882[36]2935542,053,2004,4002,057,600[36]5,609.85,621.9
2001年-
客運貨運
年間1日平均年間1日平均
上車降車上下車來源上車上下車起運噸數到達噸數來源起運
2001112,397100,328212,725[37]3085831,981,8181,8651,983,683[37]5,429.65,434.7
2002102,322101,722204,044[38]2805592,303,3732,3522,305,725[38]6,310.66,317.1
200391,27095,961187,231[39]2505131,999,2154,0602,003,275[39]5,477.35,488.4
200489,94598,124188,069[40]2465142,264,1502,1452,266,295[40]6,186.26,192.1
200590,944103,307194,251[41]2495322,396,7483,7402,400,488[41]6,566.46,576.7
2006106,770116,379223,149[42]293611無資料
2007109,563125,496235,059300644
2008131,375156,180287,555359786
2009151,102159,750310,852414852
2010244,952205,138450,090[43]6711,2332,151,4162,3202,153,736[43]5,894.35,900.6
2011546,348256,679803,027[44]1,4972,2002,089,9652102,090,175[44]5,725.95,726.5
2012971,949438,9551,410,904[45]2,6563,8551,987,2311,6631,988,894[45]5,429.65,434.1
2013929,140564,5201,493,660[46]2,5464,0922,322,3564,3102,326,666[46]6,362.66,374.4
20141,366,900727,1072,094,007[47]3,7455,7372,100,0708,4302,108,500[47]5,753.65,776.7
20151,588,934735,8742,324,808[48]4,3536,3692,144,3292,9152,147,244[48]5,874.95,882.9
20161,254,651688,6711,943,322[49]3,4285,3101,881,7419,3451,891,086[49]5,141.45,166.9
2017983,928545,7051,529,633[50]2,6964,1911,791,4481,3901,792,838[50]4,908.14,911.9
2018827,592513,9731,341,565[51]2,2673,6761,599,3243,2491,602,573[51]4,381.74,390.6
2019845,850482,0901,327,940[52]2,3173,6381,523,6612,6051,526,266[52]4,174.44,181.6
2020165,506159,488324,994[53]4528882,067,2706,6302,073,900[53]5,648.35,666.4
2021100,206101,178201,384[54]275552無資料[55][54]

停靠狀態

公車資訊

車站周邊

相片集

相關條目

腳注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