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卡魯胺

化合物

比卡魯胺(英語:Bicalutamide)以Casodex(康士得)等品牌於市面銷售,是種抗雄激素藥物,主要用於治療攝護腺癌[10]它通常與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調節劑英语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GnRH) 類似物睪丸切除術(去勢)同時使用,以治療轉移性攝護腺癌 (mPC)。[11][10][12]在較不嚴重的案例,可用它作單一療法,以高劑量治療局部晚期攝護腺癌(LAPC),而無需進行去勢[4][2][13]比卡魯胺曾被用作治療局限性攝護腺癌 (LPC) 的單一療法,但因臨床試驗結果不佳,核准遭到撤銷。比卡魯胺除用於治療攝護腺癌之外,也被有限地用於治療女性先天性遺傳多毛症雄激素性脫髮[14][15]並用於處理男性陰莖異常勃起[16]此藥物係透過口服方式給藥。[10]

比卡魯胺
臨床資料
读音Bicalutamide:
/ˌbkəˈltəmd/[1]
BY-kə-LOO-tə-myde[1]
商品名英语Drug nomenclatureCasodex、Calutex及其他
其他名稱ICI-176,334,ZD-176,334
AHFS/Drugs.comMonograph
MedlinePlusa697047
核准狀況
懷孕分級
  • : D
给药途径口服給藥[2]
藥物類別英语Drug class非類固醇抗雄激素英语nonsteroidal antiandrogen
ATC碼
法律規範狀態
法律規範
藥物動力學數據
生物利用度容易吸收,絕對生物利用度尚未知[3]
血漿蛋白結合率外消旋體: 96.1%[2]
對映異構: 99.6%[2]
(主要與人類血清白蛋白英语human serum albumin結合)[2]
药物代谢肝臟 (廣泛性):[4][9]
羥基化 (CYP3A4)
葡糖苷酸化英语Glucuronidation (UGT1A9英语UGT1A9酶)
代謝產物• 比卡魯胺葡糖苷酸
•羥基比卡魯胺
• 羥基比卡魯胺 葡糖苷酸
(全部非活性)[4][2][5][6]
生物半衰期單劑量: 5.8天[7]
持續使用: 7–10天[8]
排泄途徑糞便: 43%[4]
尿液: 34%[4]
识别信息
  • (RS)-N-[4-cyano-3-(trifluoromethyl)phenyl]-3-[(4-fluorophenyl)sulfonyl]-2-hydroxy-2-methylpropanamide
CAS号90357-06-5
113299-40-4 ((R)-isomer)
113299-38-0 ((S)-isomer))  checkY
PubChem CID
IUPHAR/BPS
DrugBank
ChemSpider
UNII
KEGG
ChEBI
ChEMBL
PDB配體ID
CompTox Dashboard英语CompTox Chemicals Dashboard (EPA)
ECHA InfoCard100.126.100 編輯維基數據鏈接
化学信息
化学式C18H14F4N2O4S
摩尔质量430.37 g·mol−1
3D模型(JSmol英语JSmol
手性外消旋體 (of (R)- and (S)-對映異構)
熔点191至193 °C(376至379 °F) (實驗性)
沸点650 °C(1,202 °F) (推測)
水溶性0.005
  • CC(O)(CS(=O)(=O)c1ccc(F)cc1)C(=O)Nc1ccc(C#N)c(C(F)(F)F)c1
  • InChI=1S/C18H14F4N2O4S/c1-17(26,10-29(27,28)14-6-3-12(19)4-7-14)16(25)24-13-5-2-11(9-23)15(8-13)18(20,21)22/h2-8,26H,10H2,1H3,(H,24,25) checkY
  • Key:LKJPYSCBVHEWIU-UHFFFAOYSA-N checkY

使用後對男性的常見副作用有男性乳腺發育乳房疼痛潮熱[10]對男性的其他副作用有女性化性功能障礙[17][18]如進行過去勢手術,有些副作用(例如乳腺發育和女性化)會大幅減少。[19]雖然該藥物對女性產生的副作用似乎很少,但目前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 (FDA) 尚未明確批准提供女性使用。[20][10]個體於懷孕期間使用此藥物可能會傷害胎兒。[10]在罹患早期攝護腺癌的男性中,使用比卡魯胺單一療法會增加攝護腺癌以外原因導致死亡的可能性。[21][13]比卡魯胺會導致約1%的使用者出現異常肝臟變化(轉氨酶升高英语elevated transaminases)而須停止用藥。[22][13]罕見的情況有與嚴重肝損傷、[10]嚴重肺毒性英语Pulmonary toxicity[3]對光敏感的案例有關聯。[23][24]雖然肝臟發生不良變化的風險很小,仍建議在治療期間進行肝功能檢測。[10]

比卡魯胺是種非類固醇抗雄激素英语nonsteroidal antiandrogen (NSAA) 類藥物。[3]它透過選擇性阻斷雄激素受體 (AR) 而發揮作用。[25]人體對比卡魯胺的吸收度良好,飲食期間服用並不受影響。[2]藥物的生物半衰期約為一週。[2][10]它在動物體內是種週邊選擇性藥物英语Peripherally selective drug,但對人類而言,則會穿過血腦屏障並對身體和大腦產生影響。[2][26]

比卡魯胺於1982年取得專利,於1995年獲准用於醫療用途,[27]並已被列入世界衛生組織基本藥物標準清單中。[28]市面已有通用名藥物販售。[29]該藥物在80多個國家(包括大多數已開發國家)流通。[30][31][32]

醫療用途

比卡魯胺主要用於以下適應症:[33]

  • 男性轉移性攝護腺癌 (mPC) ,同時攝取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調節劑 (GnRH) 類似物或是與去勢手術聯合使用,每日攝取50毫克。[22][4][34]
  • 男性局部晚期攝護腺癌 (LAPC) 單一療法,每日攝取150毫克(美國並未批准此種用途)[4][2][13][35]

日本核准的治療攝護腺癌,藥物使用劑量為每日80毫克,既可與去勢手術結合使用,也可作單一療法使用。[36][37]

比卡魯胺的仿單標示外使用適應症有:

此藥物已被建議用於以下適應症,但效果尚不確定:

配方形式

比卡魯胺在全球80多個國家(大多數為已開發國家)經核准用於治療攝護腺癌。[69][30][70][31][32]有50毫克、80毫克(在日本)[36]和150毫克口服片劑形式。該藥物在至少55個國家註冊為每日150毫克的單一療法,以治療男性局部晚期攝護腺癌,[2]但在美國是一明顯例外,該藥物僅註冊為每日50毫克的劑量,結合去勢使用。[71]

禁忌症

比卡魯胺在美國屬於妊娠X類,即"妊娠禁忌",[22]在"澳大利亞"屬於妊娠D類,即第二大限制級別。[72]因此懷孕期間的女性禁用比卡魯胺,強烈建議性活躍且能夠或可能懷孕的女性僅在採取適當避孕措施的情況下才能服用比卡魯胺。[73][74]目前尚不清楚比卡魯胺是否會進入母乳中,但同樣不建議在個體進行母乳哺育時使用比卡魯胺。[3][22]

對患有嚴重肝病的個體,有證據顯示人體消除比卡魯胺的速度會減慢,由於體內比卡魯胺的水平可能會因此增加,患者需要謹慎。[2][75]比卡魯胺的生物半衰期在腎功能損害患者體中並無變化。[71]

副作用

比卡魯胺的副作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性別。在男性中,由於雄激素缺乏症英语Androgen deficiency,有不同嚴重程度的副作用會出現,最常見的是乳房疼痛/壓痛和乳腺發育。 在接受比卡魯胺單一藥物治療的男性中,高達80%的男性會出現乳腺發育,超過90%的乳腺發育的嚴重程度為輕度至中度。[76][77]其他與雄性素缺乏類似的副作用有潮熱、性功能障礙(例如性衝動喪失、勃起功能障礙)、憂鬱、疲勞、虛弱和貧血[78][79][80]

比卡魯胺與肝功能檢查異常結果(例如肝臟酵素水平升高)有關聯。[79][13]建議在治療期間監測肝功能,特別是在最初的幾個月。[13][78]在患有早期攝護腺癌的男性中,發現使用比卡魯胺單一療法會增加非攝護腺癌原因的死亡率。[21][81][13]這些死亡率增加的原因尚不清楚,可能的因素包括雄激素缺乏或比卡魯胺藥物相關毒性。[82][83]

截至2022年,已有10例與比卡魯胺相關的肝毒性病例報告提出。[84][85][86][87]

由於比卡魯胺是一種抗雄激素,理論上存在導致男性胎兒先天性障礙的風險,例如生殖器不明確。[73][74][88][89]由於這種可能的致畸能力,具有生育能力和性活躍的女性於服用比卡魯胺時,應採取避孕措施。[90]

過量

尚未確定人類單次攝取比卡魯胺會導致過量症狀,或被認為會危及生命。[22][91]在臨床試驗中,高達每日600毫克的劑量仍受到良好耐受。[92]

與其他藥物交互作用

比卡魯胺幾乎完全由肝臟的CYP3A4代謝。[4]因此CYP3A4的抑制劑和誘導劑可能會改變藥物在體內的水平。[7]雖然比卡魯胺是由CYP3A4代謝,但沒證據顯示使用劑量為每日150毫克或更少,而同時使用其他引發或抑制CYP3A4的藥物後會發生臨床上顯著的藥物交互作用。[13]

由於比卡魯胺以相對較高的濃度在人體中循環,且具有高度蛋白質結合力,因此有可能取代血漿中華法林苯妥英茶鹼阿斯匹靈等其他具高度蛋白質結合力的藥物。[76][79]

藥理學

藥效學

藥物動力學

此藥物在人體中的絕對生物利用度尚未被完全了解,[2][3]但已知比卡魯胺具有廣泛且吸收良好的特性。其吸收不受患者進行飲食的影響。[3][93]

比卡魯胺的藥物動力學不受同時進食、年齡或體重、腎功能損害或輕至中度肝功能損害的影響。[2][94]然而服用此藥物的日本人,其體內藥物的穩態水準會高於白人的。[2]

化學性质

類似物

第一代非類固醇抗雄激素藥物包括比卡魯胺、氟他胺尼魯米特英语nilutamide,都是合成的非類固醇苯胺(抗雄激素)衍生物,並且彼此具有類似結構。[95]

合成

已有許多文獻提出比卡魯胺的化學合成法。[96][97][98][99][100]首次發表的比卡魯胺的合成過程如下圖所示。[97]

歷史

比卡魯胺以及目前上市的所有非類固醇抗雄激素藥物均源自氟他胺的結構修飾,氟他胺本身最初於1967年由先靈葆雅公司合成,作抑菌劑用途,而後偶然發現其具有抗雄激素活性。[101][102][103]比卡魯胺由在帝國化學工業 (ICI) 工作的Tucker及其同事於20世紀80年代從超過2,000種合成化合物篩選後開發而成。[104][105][106][96]此化合物於1982年首次獲得專利,[107]並於1987年6月首次在科學文獻中提出報告。[108]

比卡魯胺为通用名稱,在各種國際性及國家性藥典/名稱登記中均被使用。[109][72][30][110][69][111]

社會與文化

品牌名稱

有Casodex、Cosudex、Calutide、Calumid和Kalumi等。[30][69][112][113]

通用名藥物

比卡魯胺已不受專利保護,市面有眾多通用名藥物流通,[114]而且價格較為便宜。[115][116]

銷售

比卡魯胺(如Casodex)的全球銷售額於2007年達到13億美元的峰值,[117]在2007年失去專利保護之前,它是種"每年銷售達十億美元"的藥物之一。[118][119][120]比卡魯胺仍然是轉移性攝護腺癌經去勢手術後最常用的處方藥[118]

於2007年到2009的兩年間,在美國開立的NSAA處方箋中,比卡魯胺約佔87.2%,氟他胺佔10.5%,尼魯米特佔2.3%。[121]

研究

目前有將比卡魯胺與5α-還原酶抑制劑英语5α-reductase inhibitors非那雄胺度他雄胺英语dutasteride聯合,以治療攝護腺癌的研究。[122][123][124][125][126][127][128]它也與雷洛昔芬(一種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物(SERM))聯合用於治療攝護腺癌。[129][130]

有使用抗雄激素藥物治療男性COVID-19的提議,截至2020年5月,使用高劑量比卡魯胺的療法正處於II期臨床試驗中。[131][132]

參見

參考文獻

延伸閱讀

Template:Bicalutam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