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灰香乳菇

红菇科乳菇属的一种真菌

浅灰香乳菇學名Lactarius glyciosmus),俗稱椰香乳蓋coconut scented milk cap[2],是一種擔子菌門真菌,隸屬於乳菇屬。這種真菌是一種外生菌根蘑菇,並且廣泛地分佈於世界各地,包括亞洲北美洲歐洲大洋洲。這種真菌呈灰紫色或淡淺黃色,且有著類似椰子的氣味。

浅灰香乳菇
科学分类 编辑
界:真菌界 Fungi
门:担子菌门 Basidiomycota
纲:傘菌綱 Agaricomycetes
目:紅菇目 Russulales
科:紅菇科 Russulaceae
属:乳菇属 Lactarius
种:
浅灰香乳菇 L. glyciosmus
二名法
Lactarius glyciosmus
(Fr. ex Fr.) Fr. (1838)
異名[1]

Agaricus glyciosmus Fr. (1818)
Galorrheus glyciosmus (Fr.) P.Kumm. (1871)
Lactifluus glyciosmus (Fr.) Kuntze (1891)

浅灰香乳菇
查看產生下列表格的真菌學模板
查看產生下列表格的真菌學模板
真菌形态特徵
子實層上有菌褶
蕈傘為凸面 漏斗狀
子實層自基部沿蕈柄向下生長
蕈柄裸露
孢印乳色
菌根真菌
可食用

分類

浅灰香乳菇最早是由瑞典真菌學家伊利阿斯·马格努斯·弗里斯於1818年描述的,其學名為浅灰香傘菌Agaricus glyciosmus)。於1838年,弗里斯決定將其學名改為現名。其學名中的「glyciosmus」源自古希臘文glukos」和「osmos」,兩者的意思分別是「糖」和「氣味」,指的是其類似椰子的氣味。

描述

浅灰香乳菇

浅灰香乳菇是一種體形細小至適中的蘑菇。[2]菌蓋直徑約為2–5.5厘米,呈灰紫色或淡淺黃色。呈凸面狀,但隨著年齡增加會變成扁平狀或漏斗狀,且有時候中央會稍微隆起。菌蓋較薄,且年輕時其邊緣會向內彎曲。其菌柄高2.5–6.5厘米,厚0.4–1.2厘米,呈圓柱體狀或錐體狀,顏色與菌蓋相若,且但有時候會較為蒼白或略帶黃色的色調。菌柄較為柔軟及易被折斷,且有時候是空心的。[3]菌褶之間的間距不大,呈淡黃色至淡肉色,但隨著年齡增加會變成灰紫色。其子實層是自基部沿蕈柄向下生長的。其菌肉呈淺黃色,並有著近似椰子的氣味。[2]孢子印呈乳白色。[4]擔孢子的大小為7–8.5 x 5.5–6.5微米。[5]

類似物種

凋萎状乳菇英语Lactarius vietusLactarius vietus)與浅灰香乳菇相似,只是其乳蓋呈灰色,而浅灰香乳菇的乳蓋則呈白色。[5]椰香乳菇(Lactarius cocosiolens)亦與浅灰香乳菇相似,只是前者有著具粘液的棕色或橙色菌蓋,且不會在樺樹下生長。[6]

分佈及生境

浅灰香乳菇廣泛地分佈於世界各地,並以外生菌根的方式依附著闊葉樹生長,尤以樺樹為最。這種真菌主要在夏末和秋季期間出現[3],並以單獨或散居的形式生長。[2]這種真菌主要在北美洲、歐洲[7]新西蘭[8]斯瓦爾巴群島[9]日本[10]中國[11]

可食性

浅灰香乳菇並沒有毒,因此是可供食用的。[2][3]但是,部份真菌學家卻因其體形細小及無味道而不建議食用,甚至認為是不可供食用的。[5]儘管如此,不少地方的人仍然會進食這種真菌,包括中國雲南[1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