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城市学院

浙江大学创办的独立学院
(重定向自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浙大城市学院 (英語:Hangzhou City University缩写HZCU),简称浙大城院,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由杭州市人民政府举办。学校位于拱墅区湖州街,城市主干道湖州街(东西走向)将其分成南北两个校区,有地下通道连接两校区。学校其前身为创建于1999年的浙江大学城市学院。2012年4月,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17年,成为浙江省专业硕士点培育建设立项单位。2019年7月,获批设立浙江省博士后工作站。2020年1月,经教育部同意,浙江大学城市学院转设为浙大城市学院,同时撤销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的建制。2020年6月,杭州市人民政府与浙江大学签署合作协议,超常规支持浙大城市学院十年创百强跨越发展。[1]

浙大城市学院
Hangzhou City University
校训求是
创办时间1999年7月
校庆日10月18日
学校标识码4133013021
学校类型公办高等学校
应用型高等学校
党委书记洪庆华
院長罗卫东
职工人數1200余
学生人數11500余[1]
校址 中国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湖州街51号
校區市区
总面积1027
邮政编码310015
網站http://www.hzcu.edu.cn/
浙大城市学院在杭州市的位置
浙大城市学院
浙大城市学院 (杭州市)

历史

1999年7月,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正式成立,是教育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是中国首家由国家重点大学创办的民办独立学院,由浙江大学、杭州市人民政府合作办学的全日制本科普通高校。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定位于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发展多样性学科,并重视与国际院校的交流合作。本科毕业生达到学校毕业要求后可获得浙江大学学士学位,从2012届本科毕业生开始将由学院独立授予学位。城市学院毕业生或考取各级党政单位公务员,或进入国内(含香港)知名院校攻读研究生学位,还有大量毕业生远赴美、英、日、法、澳、新等国高校继续深造。

2020年1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决定,浙江大学城市学院转设浙大城市学院,系杭州市属公办本科层次普通高等学校,定位为应用型高校[2]

2022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权,共增列电子信息硕士、土木水利硕士、艺术硕士3个硕士点,但需进一步加强建设待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组织核查[3]

院系设置

学院现有药理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企业管理、岩土工程共四个省级重点学科,学科数量曾列全省独立学院首位。

所在学院专业学制
计算机与计算科学学院统计学4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4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4
软件工程4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4
人工智能4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4
电子科学与技术4
通信工程4
自动化4
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4
机械电子工程4
土木工程4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4
智能制造工程4
医学院药学4
护理学4
临床医学5
外国语学院英语4
日语4
商务英语4
德语4
商学院工商管理4
财务管理4
资产评估4
国际商务4
国际经济与贸易4
金融学4
传媒与人文学院新闻学4
广播电视学4
汉语言文学4
广告学4
法学院法学4
行政管理4
艺术与考古学院环境设计4
视觉传达设计4
考古学4
浙大城市学院怀卡托大学联合学院金融学(中外合作办学)4
会展经济与管理(中外合作办学)4
工业设计(中外合作办学)4
国土空间规划学院建筑学5
城乡规划5
国际文化旅游学院旅游管理4
马克思主义学院

历任院长/校长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院长
  • 鲁世杰(1999年7月—2005年7月)
  • 王立人(2005年7月—2008年4月)
  • 吴健(2008年4月—2017年12月,女)
  • 韦巍(2017年12月—2020年4月)
浙大城市学院校长

建筑设施

图信中心
教育办公
  • 第一~七教学楼
  • 第一~六文科楼
  • 行政楼扩建工程(第七文科楼,在建)
  • 第一~五理工科楼
  • 图信中心
文娱体育
  • 风雨操场
  • 体育馆
  • 运动场(包括网球场、篮球场)
后勤与宿舍
  • 一~三食堂
  • 金如新楼(招待所)
  • 慕贤楼(A)
  • 弘毅楼(B)
  • 精诚楼(C)
  • 致远楼(D)
  • 尚雅楼(E)
  • 思睿楼(F)
  • 求真楼(G)
  • 惟学楼(H)
  • 明德楼(I)
  • 问源楼(J)

合作院校

交通

  • 茶汤桥:48、63、129、26路公交车
  • 热水港桥:95、247、7277路公交车
  • 公共自行车:南北校区之间湖州街上有4个公共自行车租赁点。

参见

参考资料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