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诵 (南北朝)

王诵(482年—528年5月17日),字国章琅邪郡临沂县(今山东省临沂市)人,南齐尚书左仆射王奂之孙,给事黄门侍郎、东宫中庶子王融之子,北魏官员。

生平

南齐永明十一年(493年),王诵虚岁十二时,齐武帝萧赜派人抓捕王诵的祖父王奂,王奂被斩杀,王诵的父亲王融、叔叔王琛在建康被弃市[1][2]。王诵在魏宣武帝元恪初年随着叔叔王秉、弟弟王衍和堂弟王翊从南齐投奔北魏[3][4]。王诵广学博览有文才,神态清秀俊美,以员外散骑侍郎、司徒主簿为起家官,转任司徒属,升任司空咨议参军、通直散骑常侍、兼任汝南王友,又再次担任司徒谘议,加号前将军,很快担任光禄大夫,司徒谘议如故,不久解除司徒谘议,兼任散骑常侍,以本官代理幽州刺史,很快担任左将军、幽州刺史,又被征召回朝担任秘书监,兼任度支尚书,又兼任都官尚书,很快正式担任度支尚书,又升任平南将军、光禄大夫给事黄门侍郎,很快又升任镇军将军金紫光禄大夫,给事黄门侍郎如故。魏孝明帝元诩去世后,灵太后册立元钊为幼主,当时大赦天下,王诵宣读诏书,言语节奏或高或低,风采疏朗清秀,百官注视,没有不赞美的。建义元年岁在戊申四月十三日(528年5月17日),王诵在河阴之变中遇害,虚岁四十七[5],建义元年七月丙辰朔廿七日壬午(528年8月27日)祔葬邙山魏孝庄帝元子攸诏令追赠使持节侍中司空公尚书左仆射骠骑大将军、都督徐州诸军事、徐州刺史,谥号文宣[6][7][8]

墓志

王诵墓志首题《魏故使持节侍中司空尚书左仆射骠骑大将军徐州刺史王公墓志铭》,墓志由王诵的弟弟王衍撰写,铭词部分由抚军将军顿丘李奖撰写。

其他

王诵与卢义僖交好,常常与老朋友李神俊等人写信说:“卢冠军在这里,时常反复来往关怀问候,他总是停留好几天,我们得以向他咨询为政之道[9][10]。”

孝昌年间,当时灵太后临朝听政,黄门侍郎李神轨势倾朝野,要求与卢义僖结为亲家。卢义僖料到李神轨必定会身败名裂,就拒绝了。王诵对卢义僖说:“古人不以一个女儿换五个儿子,您难道反过来了?”卢义僖说:“我之所以不答应,就是为了这个。答应了他,恐怕祸事来的又大又快。”王诵于是紧紧的握住卢义僖的手说:“我听到了朋友的教令,不敢转告他人。”于是卢义僖把女儿嫁给了别家[11][12]

王诵赞美李神俊,所以给儿子取名叫王俊康,希望儿子与李神俊类似[13]

领军元乂派奴仆给王琼送马,王琼把这个奴仆一起留下了。王诵听说这事,笑着说:“王东海的风度,在这里丧失了啊[14][15]。”

家庭

八世祖

祖父

  • 王奂,南齐尚书左仆射、镇北将军、雍州刺史[8]

父亲

  • 王融,南齐给事黄门侍郎、东宫中庶子[8]

兄弟

  • 王衍,东魏侍中、车骑将军

夫人

子女

  • 王孝康,东魏尚书郎中,北齐杨列将军、太子中舍人[18]
  • 王雋康,东魏齐王中外府祭酒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