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尾信天翁

一种鸟类

短尾信天翁學名Phoebastria albatrus)是最大的信天翁,翅膀展开可以有3米宽。成年鸟可达11公斤。它也是唯一白色身体的信天翁,只在头颈泛淡黄色。它拥有白背,翅膀外半部是黑色,蓝尖粉红色的嘴,淡蓝色的腿脚。年轻的鸟是棕黑色,成长期间逐渐发白。在日本稱作信天翁阿房鳥阿呆鳥(アホウドリ)。[3][4]

短尾信天翁
科学分类 编辑
界:动物界 Animalia
门: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鸟纲 Aves
目:鸌形目 Procellariiformes
科:信天翁科 Diomedeidae
属:信天翁属 Phoebastria
种:
短尾信天翁 P. albatrus
二名法
Phoebastria albatrus
(Pallas, 1769)
異名

Diomedea albatrus Pallas, 1769

短尾信天翁主要吃海面的鱼卵乌贼,一般在清晨或日落的时间进食。

分布地域

短尾信天翁是北太平洋海鸟,曾繁殖于澎湖列岛。夏季時,住在白令海阿拉斯加灣阿留申群島,冬季時,南下飛到日本附近海域繁殖。[5][6]

1887年到1932年之间,为它们的白色羽毛过分猎捕,曾经降低到50只鸟。1960年代开始保护之后,恢复到500-1000左右,其中大约180成年。那时所有的短尾信天翁都只在日本伊豆群島的小火山岛鳥島。这个岛上是活火山,曾经在1902年爆发,杀死所有当地的居民,把很多在岛上的信天翁巢埋在岩浆下面。日本动物保护学家为信天翁在岛上种草,也开始计划如何帮助它们移居到婿岛列岛的婿岛。2002年,在另外釣魚臺列嶼北小島南小島发现、确定它们在那里繁殖。[7][8][9]

1940年代,一对年轻的短尾信天翁曾经在美国中途島出现,直到1960年还见到。曾经发现有一对在中途島下了一个蛋,但是没有孵出小鸟。到1980年代,美国加州也开始见到短尾信天翁。

2011年與2012年、2014年在中途島的繁殖得到確認,[10]2015年在小笠原諸島媒島確認出現戰後首次繁殖,[11][12]從那時起在小笠原群島也可以看到繁殖[13]。2018年5月29日,山階鳥類研究所等在小笠原諸島聟島發現有一隻鳥築巢。[14]

繁殖

藍尖粉紅色的嘴為短尾信天翁的特徵

短尾信天翁可以活到40-60年。它们可以在海上飞5年之后才回到它出生的岛屿陆地。配对为终身,一般在6岁时开始。每年在10月底回到同一个地方见面,以沙、灌木枝和火山岩筑巢。一对只下一个蛋,父母轮流孵蛋,约65天孵出。5月底6月初,小鸟几乎长成的时候,父母抛弃鸟巢和小鸟。小鸟会很快自己练习成功飞翔。

與人類的關係

過去短尾信天翁遭到人類大量濫捕。1887年開始為了羽毛遭到濫捕。短尾信天翁被過度獵殺一直延續到1933年日本政府在鳥島、1936年聟島列島指定為禁獵區。[5]當時牠主要用於出口,但據估計,即使在1910年禁止羽毛貿易之後,據估計日本有6,300,000隻鳥被獵捕用於分銷目的。[4]以前短尾信天翁甚至也繁殖於小笠原群島大東群島澎湖群島,然而繁殖地遭到破壞。[3][4][5]據說也曾繁殖於彭佳嶼西之島。1939年,短尾信天翁僅剩的繁殖地鳥島火山爆發。

1949年4月,鳥類學者O.L.奧斯汀英语Oliver L. Austin在伊豆群島及小笠原群島的調查中並未發現短尾信天翁,遂發表了「短尾信天翁滅絕」的報告。短尾信天翁一度被視為滅絕。直到1951年在鳥島發現了短尾信天翁的繁殖,才再度發現。[3][4][5][6][15][16]

重新發現後的短尾信天翁與之前的命運呈現天壤之別,受到人類的高度保護。雖然此後測候所(後來的氣象觀測站)繼續進行監測和保護,但由於1965年火山群地震導致氣象站關閉,一度暫停保護活動。[5][15][16]1976年再度開始調查和保護活動,並透過種植和土木工程建立繁殖所。1992年在崩落危險性較少的斜面設置短尾信天翁的模型(誘餌),以鳴叫聲試圖建立新的繁殖地,進而增加繁殖數及繁殖成功率。[5][16]。1971年在南小島重新發現短尾信天翁個體群[3][15],在1988年確認在此繁殖。[7][17][16]在2001年也確認了北小島的繁殖。[7][17]。2014年在小笠原諸島的媒島發現短尾信天翁的幼鳥、並且在2015年2月於同島發現一對住於島上的鳥,透過對兩者羽毛的DNA分析證明了親子關係,成為小笠原群島在戰後的第一次繁殖確認。[11][12]

在日本,短尾信天翁於1956年3月3日以「鳥島的短尾信天翁及其繁殖地」之名被指定為暫定天然紀念物,[18]1958年4月25日,「鳥島的短尾信天翁及其繁殖地」被指定天然記念物,[19]1962年4月19日,指定為特別天然記念物,1965年5月10日特別天然記念物的名稱變更為「短尾信天翁」。1951年時短尾信天翁的數量估計約30-40隻,到了1999年時推測約有1,200隻。[16]2006-2007年時,據估計繁殖個體數約2,360隻(鳥島80%、尖閣群島20%)。[17]據2010年的調査,在鳥島的總個體數估計為2,570隻。[20]在2018年的調査中,鳥島的族群總個體數估計約5,165隻。[21]

注釋

參考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