箜篌

樂器

箜篌拼音kōng hóu注音ㄎㄨㄥ ㄏㄡˊ),是一种拨弦乐器漢武帝令樂人侯調始造空侯。[1]风俗通》、《通典》則說是侯调所作。因为制器的人姓,而其声坎坎,所以叫坎侯。[2]

鳳首箜篌

分卧式和竖式两种。卧箜篌平放横弹似朝鮮玄琴,又称箜篌玄琴,是公元前111年产生于汉代的乐器。

竖头箜篌,又名胡箜篌,约在汉灵帝时由西域传入。[3][4]箜篌高三尺许.形如半边木梳,弦数因乐器大小而不同,最少的5根弦,最多的25根弦,[5]竖头箜篌经过隋唐至明时期数代的的发展和改进,配合本土的音乐文化习惯,创造出了唐箜篌,明箜篌等新式箜篌。在龜兹石窟的壁畫中,直項琵琶與豎箜篌常配組出現在佛說法圖、涅般圖、因緣故事和伎樂天人的供養圖中。

唐代以后的箜篌专指竖箜篌。琴弦一般系在敞开的框架上,用手指拨弹。箜篌與琵琶、五絃、合稱隋唐俗樂中的絲弦。明代燕樂制度中箜篌直長4尺8寸,並柄上雕龍頭,20絃。[6]

日本奈良縣正仓院保存有唐代漆竖箜篌残件,有槽、颈、脚柱、响板、梁等部分,據残件與相关图像,音箱當在向上弯曲的曲木上,下方横木供系弦之用。

自唐以后,演奏箜篌的人越来越少。明清之后,逐渐失传。1930年代有箜篌复制工作,1959年,北京乐器研究所研制明代的箜篌。

1980年中國研發了新型改良箜篌——現代箜篌,結合西方的豎琴、古箏、琵琶、古琴等樂器所形成的新式箜篌。主要特徵為雙排琴弦,琴弦間為形似琵琶的梨形共鳴箱,帶有古箏和中國部分傳統民族樂器特有的琴碼,外形和大小與豎琴相似,指法結合豎琴指法、古琴指法、古箏指法和琵琶指法等,因而可以做到揉、壓、顫音、滑音、泛音、搖指等[7]

分类

隋唐九部樂中箜篌分三种:[8]

  • 臥箜篌
  • 豎箜篌
  • 鳳首箜篌

相關文化

文學

遊戲

樂器

戲劇

  • 錦衣之下男主角陸繹的母親及女主角袁今夏,皆擅長演奏箜篌

註解

延伸阅读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樂律典·箜篌部》,出自陈梦雷古今圖書集成